市值及其在投資策略中的作用
市值代表公司股票總數的總美元市值。也稱為市值上限,它是透過將流通股總數乘以市場上每股股票的價格來確定的。
例如,一家擁有 100 萬股股票,每股價格為 $100 的公司,其市值為 $1 億。市值用於確定公司規模,而不是其銷售額或總資產的賬面價值。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它是衡量公司價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在收購期間,市值讓投資者瞭解投資價格對於其想要投資的特定公司是否值得。根據市值,公司分為三類:
**大型股公司**的市值在 $100 億或以上。
**中型股公司**的市值介於 $20 億到 $100 億之間。
**小型股公司**的市值在 $3 億到 $20 億之間。
市值的可用性
市值是一個有價值的工具,可以快速而合邏輯地確定公司的價值。如果沒有市值,將很難確定在股票市場上交易的公司價值。公司股票價值是投資者認為正確的價格,因此當乘以市場上股票數量時,它確實代表了公司的最佳價值。
投資者出於多種原因對市值感興趣。例如,確定公司可能具有的特徵(包括風險和規模)非常重要。它也很容易計算,因此在短時間內計算公司市值方面具有合理的優勢。
例如,一家擁有 2000 萬股股票,每股價值 $100 的公司,其市值為 $20 億,而另一家擁有 200 萬股股票,每股價值 $1000 的公司,其市值也為 $20 億。
公司的市值首先透過股票市場上的首次公開募股 (IPO) 建立。為此,公司會聘請投資銀行來開始評估公司。投資銀行確定公司的最終價值,並根據此,公司決定透過股票市場向公眾發行多少股票。
例如,一家估值為 $1 億的公司可能希望發行 1000 萬股股票,每股 $10,或者它可能發行 2000 萬股股票,每股 $5。首次公開募股完成後,股票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如果需求旺盛,股價上漲;如果需求不足,股價下跌。然後,市值成為即時事務,股價根據股票的供求變化而變化。
根據市值制定的投資策略
市值通常提供了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來確定公司的價值並在該公司公開上市。很容易看出公司的市值是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從而決定投資策略。不同市值公司投資的規則有所不同,但每種規則都有其固有的優缺點。
大型股公司的價值在 $100 億或以上,它們是具有推動市場力量的大公司。這些大公司擁有較高的股票價格,並且這些公司的投資回報率較低。但是,它們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提供穩定的收入和回報,因此對於尋求長期回報的投資者來說是更好的選擇。大型股公司的例子包括微軟、特斯拉和英特爾。
市值在 $20 億到 $100 億之間的公司屬於中型股,它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提供良好的回報。但是,由於它們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它們也承擔著更高的風險。中型股公司在快速增長的行業中運營,但投資它們需要謹慎,並瞭解公司所在的行業。中型股公司的例子是 Flex Ltd。
市值在 $3 億到 $20 億之間的公司屬於小型股,它們是專注於較小、更專注行業的利基公司。它們提供高回報,但也具有最高風險。這些股票的價格較低,並且在市場上經歷著最大的波動。
甚至還有價值 $5000 萬到 $3 億的更小公司,被稱為**微型股**,它們是根據市值劃分的最小的公司。這些是提供非常高回報的股票,但投資它們也存在很大風險。
總的來說,為了實現穩定的增長和投資回報,應更好地混合來自所有類別的公司。
市值概念
市值並不代表公司的權益價值。權益價值是根據公司基本面確定的。由於僅股票價值無法顯示公司的真實價值,因此市值通常無法說明公司的真實價值。
股價可能被低估或高估,因此它只顯示了在很大程度上受供求驅動的市場中股票的價值。在併購交易中,市值無法顯示適當的價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價值是一個更好的替代方案。
市值變化
市值通常會因股票數量的增加或減少而發生變化。利用增加的認股權證數量的投資者可以增加市場上的股票數量。它會影響股東收入,該過程稱為攤薄。
關鍵要點
僅將市值用作投資基準存在優點和缺點。雖然它確實提供了一種快速確定公司市場價值的方法,但市值完全依賴於股票和股票,並且沒有考慮所有真實因素來做出關於特定公司投資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