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實現 Klee 演算法(計算線段並集長度)
在本教程中,我們將編寫一個程式來查詢線段並集的長度。
給定線段的起點和終點,我們需要找到線段並集的長度。
我們將使用的演算法稱為 Klee 演算法。
讓我們看看解決問題的步驟。
- 用所有線段的座標初始化陣列。
- 用兩倍於線段陣列大小初始化名為 points 的向量。
- 迭代線段陣列。
- 用當前線段的第一個點和 false 填充 points 陣列中索引 i * 2 的值。
- 用當前線段的第二個點和 false 填充 points 陣列中索引 i * 2 + 1 的值。
- 對 points 陣列進行排序。
- 使用計數器變數迭代 points 陣列。
- 如果計數器大於 0,則將 i 和 i - 1 的第一個點新增到結果中。
- 如果存在第二個點則遞減計數器,否則遞增計數器。
- 返回結果。
示例
讓我們看看程式碼。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segmentUnionLength(const vector<pair <int,int>> &segments) { int n = segments.size(); vector<pair<int, bool>> points(n * 2); for (int i = 0; i < n; i++) { points[i*2] = make_pair(segments[i].first, false); points[i*2 + 1] = make_pair(segments[i].second, true); } sort(points.begin(), points.end()); int result = 0,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n * 2; i++){ if (count) { result += points[i].first - points[i-1].first; } points[i].second ? count-- : count++; } return result; } int main() { vector<pair<int,int>> segments; segments.push_back(make_pair(1, 3)); segments.push_back(make_pair(2, 7)); segments.push_back(make_pair(6, 12)); segments.push_back(make_pair(13, 5)); cout << segmentUnionLength(segments) << endl; return 0; }
輸出
如果執行上面的程式碼,則會得到以下結果。
6
結論
如果您對本教程有任何疑問,請在評論部分提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