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級應用 – 它是什麼,用法和示例?


在計算機領域,殺手級應用(也稱為殺手應用)是指具有使用者介面且被認為足夠創新以影響計算趨勢和銷售的軟體程式。在個人電腦和軟體開發的早期階段,即 20 世紀 80 年代,會計、資料庫和文字處理程式是首批被建立用於廣泛使用的程式。

根據一些資料來源,“殺手級應用”一詞源於人們的認識,即這種應用程式足夠創新,可以勝過競爭對手,並刺激應用程式和執行足夠先進的作業系統的機器的收入,以滿足最新的創新。

要點概述

  • 類似於傳統行業中的旗艦產品和品牌,殺手級應用是指如此出色的功能或軟體,它可以推動整個平臺或業務的銷售和增長。

  • 殺手級應用有可能成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品牌忠誠度和利潤的重要來源。

  • 各種規模和廣泛行業的公司都在尋求殺手級應用,而不僅僅是科技和計算機行業的公司。

  • 正在研究殺手級應用和遊戲機的經濟互補性。

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無疑是有價值的,因為它能夠執行各種功能。但是,如果個人計算機不存在以利用程式,則應用程式將變得無效。

當移動應用程式對消費者如此有價值,以至於它會產生巨大的興趣併為企業帶來收入時,通常將其稱為殺手級應用。現在許多公司都遵循這種模式,例如計程車服務 Uber。

該短語的首次已知使用

1987 年,當計算機雜誌《PC Week》使用“殺手程式”一詞時,它是牛津英語詞典首次認可該詞。次年,即 1988 年,短語“殺手應用”首次被記錄在使用中,同樣是在《PC Week》上,它最初是在那裡創造的。

針對微軟的反壟斷訴訟

在美國訴微軟公司案的反壟斷訴訟中,出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情況,涉及到“殺手應用”一詞的使用。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一封電子郵件中使用了該短語,他在其中將 Internet Explorer(當時 Windows 作業系統的預設瀏覽器)描述為“一個殺手級應用”。

蓋茨會堅決否認這種特定用法暗示 Internet Explorer 是一款軟體,它將幫助微軟非法壟斷市場並取代競爭對手。相反,蓋茨聲稱,當他使用“流行應用程式”一詞時,他僅僅是想表達 Internet Explorer “是一個流行的程式”。

與普遍看法相反,微軟計算機詞典對蓋茨聲稱不正確的同一術語給出了定義。

第一代 iPhone 於 2007 年 6 月 24 日釋出。

“殺手應用”一詞最具營銷意義的使用發生在史蒂夫·喬布斯於 2007 年釋出 iPhone 時。他將 iPhone 推介為一款能夠撥打電話的殺手級應用。這引起了更廣泛受眾的共鳴,人們立即被這款移動裝置所吸引。此外,iPhone 還提供了瀏覽等更多功能,這被證明是蘋果公司的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賣點。

底線

“殺手應用”一詞在當前語境中經常被過度使用,但它仍然可以作為一種營銷技巧來推廣你的產品。像 Uber 和 Apple 這樣開發完善的移動應用程式不負其名,確實對消費者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更新於: 2021-07-28

702 次檢視

開啟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