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 Math pow() 方法



描述

Java Math pow(double a, double b) 返回第一個引數的第二個引數次冪的值。特殊情況 -

  • 如果第二個引數是正零或負零,則結果為 1.0。
  • 如果第二個引數是 1.0,則結果與第一個引數相同。

  • 如果第二個引數是 NaN,則結果為 NaN。

  • 如果第一個引數是 NaN 且第二個引數非零,則結果為 NaN。

  • 如果

    • 第一個引數的絕對值大於 1 且第二個引數是正無窮大,或

    • 第一個引數的絕對值小於 1 且第二個引數是負無窮大,

  • 則結果為正無窮大。

  • 如果

    • 第一個引數的絕對值大於 1 且第二個引數是負無窮大,或

    • 第一個引數的絕對值小於 1 且第二個引數是正無窮大,

  • 則結果為正零。

  • 如果第一個引數的絕對值等於 1 且第二個引數是無窮大,則結果為 NaN。

  • 如果

    • 第一個引數是正零且第二個引數大於零,或

    • 第一個引數是正無窮大且第二個引數小於零,

  • 則結果為正零。

  • 如果

    • 第一個引數是正零且第二個引數小於零,或

    • 第一個引數是正無窮大且第二個引數大於零,

  • 則結果為正無窮大。

  • 如果

    • 第一個引數是負零且第二個引數大於零但不是有限奇數整數,或

    • 第一個引數是負無窮大且第二個引數小於零但不是有限奇數整數,

  • 則結果為正零。

  • 如果

    • 第一個引數是負零且第二個引數是正有限奇數整數,或

    • 第一個引數是負無窮大且第二個引數是負有限奇數整數,

  • 則結果為負零。

  • 如果

    • 第一個引數是負零且第二個引數小於零但不是有限奇數整數,或

    • 第一個引數是負無窮大且第二個引數大於零但不是有限奇數整數,

  • 則結果為正無窮大。

  • 如果

    • 第一個引數是負零且第二個引數是負有限奇數整數,或

    • 第一個引數是負無窮大且第二個引數是正有限奇數整數,

  • 則結果為負無窮大。

  • 如果第一個引數是有限數且小於零

    • 如果第二個引數是有限偶數整數,則結果等於將第一個引數的絕對值提高到第二個引數的冪的結果

    • 如果第二個引數是有限奇數整數,則結果等於將第一個引數的絕對值提高到第二個引數的冪的結果的負值

    • 如果第二個引數是有限數且不是整數,則結果為 NaN。

  • 如果兩個引數都是整數,則如果該結果實際上可以精確地表示為double值,則結果精確等於將第一個引數提高到第二個引數的冪的數學結果。

(在上述描述中,浮點值當且僅當它是ceil方法的定點或等效地,floor方法的定點時才被認為是整數。如果將方法應用於該值的結果等於該值,則該值是單引數方法的定點。)

計算結果必須在精確結果的 1 ULP 內。結果必須是半單調的。

語法

public static double pow(double base, double exponent)

引數

以下是引數的詳細資訊 -

  • 底數 - 任何基本資料型別。

  • 指數 - 任何基本資料型別。

返回值

  • 此方法返回第一個引數的第二個引數次冪的值。

示例 1

在此示例中,我們展示了使用 Math.pow() 方法使用另一個雙精度值獲取雙精度值的冪。我們建立了兩個雙精度變數 x、y 並用不同的值初始化它們。然後使用 Math.pow() 方法,我們列印給定雙精度的冪值。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x = 11.635;
      double y = 2.76;

      System.out.printf("pow(%.3f, %.3f) is %.3f%n", x, y, Math.pow(x, y));
   }
}

這將產生以下結果 -

輸出

pow(11.635, 2.760) is 874.008

示例 2

在此示例中,我們展示了使用 Math.pow() 方法使用另一個浮點值獲取浮點值的冪。我們建立了兩個浮點變數 x、y 並用不同的值初始化它們。然後使用 Math.pow() 方法,我們列印給定浮點的冪值。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loat x = (float)11.635;
      float y = (float)2.76;

      System.out.printf("pow(%.3f, %.3f) is %.3f%n", x, y, Math.pow(x, y));
   }
}

這將產生以下結果 -

輸出

pow(11.635, 2.760) is 874.008

示例 3

在此示例中,我們展示了使用 Math.pow() 方法使用零值獲取浮點值的冪。我們建立了兩個浮點變數 x、y 並用不同的值初始化它們。然後使用 Math.pow() 方法,我們列印給定浮點的冪值。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loat x = (float)11.635;
      float y = (float)0;

      System.out.printf("pow(%.3f, %.3f) is %.3f%n", x, y, Math.pow(x, y));
   }
}

這將產生以下結果 -

輸出

pow(11.635, 0.000) is 1.000
java_numbers.ht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