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分數解讀


統計學是一套用於描述、綜合、分析和解釋定量資料或觀察結果的過程。這些過程使我們能夠用單個數字表示許多數值分數,根據一個或多個因素或屬性比較學生群體。每位在職教師都必須對統計學有基本的瞭解,才能理解如何收集、獲取、整理和分析資料,以及可以從資料分析中得出什麼合理的結論。

測試分數解讀

有很多方法可以解讀測試分數。當使用規範來評估測試結果時,通常會涉及比較分數。大多數基於規範的分數提供有關你在特定人群(即規範群體)中的位置的資訊。評估測試結果的另一個重要依據是標準。將你在測試中的表現與某些外部規範進行比較可能比檢視你相對於他人的位置更有優勢。如果在一個大多數同學都得了F的考試中你得了D-,那麼與你的同學相比,基於規範的分數會很高。但是,你的絕對績效水平會相對較低。

計算機測試分數解讀

計算機正成為測試分數解讀中越來越重要的工具,一些計算機化測試解讀系統旨在取代心理學家和其他測試專業人員解讀測試和量表分數。計算機可透過多種方式輔助測試結果的解讀。在其最基本的形式中,計算機軟體可以獲取和顯示有關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的資料(例如,當圍繞分數顯示誤差範圍時)或有關用於解讀測試的多種規範的資料。在其最極端的形式中,它可能涉及完全自動化的測試、診斷和治療系統。

用集中趨勢解讀測試分數

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是三種經常用於解讀測試分數的集中趨勢度量。 “集中趨勢”是指分數或測量值圍繞中心平均值的集中或聚集的傾向。可以使用集中趨勢用較少的“典型”分數(如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來描述大量資料。集中趨勢特性在統計分析中很有用,尤其是在描述性統計和推論統計中。我們可以用它來描述一個群體在心理測試中的整體表現。在比較兩個群體的表現時,總是會使用集中趨勢的度量。

  • 平均數 - 平均數表示分數的數值平均值。計算方法是將所有原始分數加在一起,然後將總和除以分數總數。由於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每個分數都會被考慮在內。如果集合中的一些分數與其餘分數相比極小或極大,則平均數會顯著偏向極端分數。然而,平均數通常被認為是集中趨勢的度量。它比中位數和眾數更準確、更穩定的指標。

  • 中位數 - 資料集中排序資料的中間值是中位數。資料首先需要按數值順序排列。中位數的概念可以與三角形的中線進行比較,中線按面積將三角形分成兩等份。此處,面積和群體大小是可比的。

  • 眾數 - 資料集中最頻繁的值稱為眾數。分佈有時可能有兩種眾數。如果在一組分數中,兩個分數具有相同且最高的頻率,則兩者都是眾數。這種型別的分佈稱為雙峰分佈。多峰分佈也是可能的。

用百分位數解讀測試分數

使用百分位數統計資料對測試分數進行排名,以瞭解特定資料集中的其他分數。X 的百分位數分數表示 X% 的資料集分數低於它,而 100-X% 的分數高於它。例如,75 百分位數的分數高於 75% 的其他分數,低於 25%。這通常用於將一個人的分數與特定人群的規範或平均值進行比較。

用標準參照方法解讀測試分數

這種解讀包括確定受試者是否符合特定要求或規範。心理學家會設定一個最低分數,一個人必須達到這個分數才能證明他們掌握了特定的能力或知識體系。

解讀測試分數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測試結果可以揭示有關一個人知識和能力的重要細節,但正確解讀它們才能獲得全面的理解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解讀測試結果的提示

瞭解測試的目的 - 在解讀測試結果之前,理解測試的目標和預期結果至關重要。例如,能力傾向測試、成就測試和性格測試的目標不同。

根據情境解讀分數 - 解讀測試分數時,應考慮測試者的背景、經驗和過往表現。例如,學生考試成績可能低於平均水平,但這可能是由於溝通障礙或準備不足。

與規範進行比較 - 測試通常會提供規範或平均分數進行比較。這些規範可以作為評估測試者與其年齡組、年級或人群中其他個人的關係的起點。

觀察模式 - 測試結果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表現模式或趨勢。例如,學生測試結果可以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進步,或在特定主題上的弱點。

結論

在測試過程中,必須考慮任何偏差或不準確的來源。測試者疲勞是可能導致誤差的一個來源,如果測試者疲憊或在測試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則可能會影響測試結果。文化或語言差異也可能導致偏差,因為某些人可能由於這些因素而無法進行特定評估。解讀結果時,應考慮這些變數,因為它們可能會影響測試結果的有效性。

更新於:2023年2月14日

6000+ 次瀏覽

啟動您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