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安全管理原則
正確建立的資訊安全管理系統 (ISMS) 的根本目的是保護敏感資料。因此,資訊安全的主要目標是保護資訊資產免受危害,最終目標是保持這些資產對公司的價值。
建立基本原則
如資訊安全管理原則所述,公司應制定、實施和維護一套一致的政策、程式和系統,以應對對其資訊資產的威脅,以確保可接受的資訊安全風險水平。您應該這樣做以保護公司的資訊資產。資料的安全、計算機的保護以及資料始終可用的保證。
保護機密資訊
資訊安全是指保護資料和計算機系統免受未經授權的使用者訪問和用於非法目的的實踐。
資訊安全(InfoSec)是指保護資料免遭未經授權的獲取、濫用、入侵、破壞、丟失或以任何其他方式洩露。這是一個非特定術語,可以應用於任何格式(電子、物理等)呈現的資料。保護資料和計算機系統免遭盜竊、未經授權的訪問或其他方式的損壞被稱為“資訊安全”(IPSec),這是該短語的縮寫。
資訊安全管理學科概述了組織為明智地管理這些風險(ISM)而需要採取的預防措施和保障措施。“ISMS”代表“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指的是解決潛在資料和計算機系統風險的協議。大多數這些習慣用語的主要動力來源是 ISO 27001。
二十多年前資訊安全行業誕生以來,專家們一直堅持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這三個支柱。
IT 系統安全
“IT 安全”是計算機安全的一個子集,代表“資訊科技安全”(通常是某種形式的計算機系統)。務必記住,“計算機”不僅僅指典型的家用計算機系統。簡單的計算器可以被認為是計算機,因為它擁有中央處理器和某種形式的記憶體。在每個受人尊敬的公司或機構中都可以找到資訊科技安全專家。這是因為大型組織儲存的資訊既複雜又極其重要。他們負責確保公司的每一部分技術都安全,免受有害的網路攻擊,這些攻擊通常旨在訪問敏感的私人資訊或控制公司的內部系統。
資訊保障是關於在發生潛在災難性事件時採取預防措施以保護資料的。這些擔憂包括但不限於:由於自然災害、計算機或伺服器故障、實際盜竊或任何其他可能導致資料丟失的情況而可能丟失資料。由於絕大多數資料現在都是以數字方式儲存的,因此資訊保障實際上是資訊科技 (IT) 安全專家的責任。如果上述問題之一齣現,則將資料備份儲存在異地是最常見和最廣泛使用的資訊保障方法之一。
管理和資訊管理系統
組織應實施 ISMS 並遵守其指導思想,即建立和執行一套統一的策略、程式和系統來在可接受的程度上保護其資訊資產。這是確保其資訊資產得到充分儲存的唯一途徑。
ISO/IEC 27001、ISO/IEC 27002 及 ISO 和 IEC 共同制定的相關標準描述了最知名的資訊安全管理系統 (ISMS)。
此外,資訊安全論壇 (ISF) 制定了良好實踐 ISMS 標準 (SOGP)。因為它源於 ISF 在業務方面的經驗,所以它更側重於最佳實踐。
其他框架,如 COBIT 和 ITIL,討論了安全問題,但它們的主要重點是構建資訊科技和一般 IT 的治理結構。Risk IT 是一種類似於 COBIT 的方法,其主要重點是保護敏感資料。
資料和隱私保護服務
如果公司希望將資訊安全程式保持在較高水平,他們必須不斷檢查市場上的新服務,限制範圍,並且只僱用專家。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將資訊安全程式保持在最高水平。
與資訊安全相關的服務可以由內部資訊團隊或越來越多的外部供應商提供。這些服務的示例包括 IT 安全策略的設計和入侵檢測的支援。
原則
從網路安全服務到他們與高科技承包商 RDA, Inc. 開展的系統工程和軟體開發服務,資訊保障一直對業務運營至關重要。但是,無論行業如何,強大的資訊保障實踐都對所有企業都有幫助。
如果駭客獲取這些機密資訊,後果可能會非常嚴重。網路攻擊後,損害和修復成本平均影響企業 110 萬美元。資料洩露可能會對公司的公眾形象造成災難性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因侵犯客戶隱私權而被起訴。您必須遵循最高級別的資訊保障標準,以防止敏感資料丟失和財務災難。
結論
在當今日益數字化的社會中,資訊保障概念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如今,大多數企業都處理機密資訊,無論您是在銀行、人才機構還是網路安全公司工作。此類資訊包括您企業的銀行賬戶號碼、客戶的電子郵件地址、信用卡詳細資訊以及您為美國政府執行合同工作時遇到的任何 CUI。保護公司資產、保持高效運營以及維護消費者和業務夥伴的信心都依賴於資訊保障。立即開始將五個資訊保障原則納入您的業務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