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神發作與解離的差異
當大腦兩側之間傳送異常電脈衝時,稱為失神發作。當一個人患有解離症時,他們會與現實脫節或脫離現實。
什麼是失神發作?
小發作(也稱為失神發作)在視覺上表現為幾秒鐘的茫然凝視或快速眨眼(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20年)。當大腦左右半球同時出現異常電活動時,則被認為是全身性癲癇發作(大發作)。
在失神發作期間,一個人可能看起來像是在做白日夢,因為他們會突然出現凝視,在此期間他們可能會停止所有活動並凝視一個方向。大約15秒後(有些資料表明30秒或更短),發作會自行結束,正常的警覺性會立即恢復。發作後,此人通常不記得發生了什麼,可能會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繼續進行(約翰·霍普金斯醫學,2021年)。
失神發作的症狀包括以下內容(哈佛健康出版,2018年)−
短暫地凝視幾秒鐘
對說話的人沒有反應
快速眨眼
手臂或腿部抽搐或抽動
對發作沒有記憶
恢復期通常沒有混亂
什麼是解離?
像解離這樣的精神疾病會導致人們與周圍的世界脫節。解離性遺忘症是一種解離性障礙,在這種障礙中,一個人會經歷記憶和身份喪失。當一個人患有解離性身份障礙時,他們常常會扮演不同的角色。
症狀−患有解離性身份障礙的人通常會經歷記憶喪失和困惑,因為他們無法追蹤自己的多個身份。他們最親近的人可能不會注意到他們的性格發生顯著變化,而經歷變化的個人通常也意識不到這種轉變。患有解離性遺忘症的人可能會忘記自己的身份和生活經歷,以及忘記過去發生的特定事件。
診斷−血液檢查、腦電圖 (EEG) 和磁共振成像 (MRI) 用於排除診斷過程中的任何混雜因素。為了確定患者是否符合解離的診斷標準,精神科醫生會仔細記錄患者的症狀,進行心理測試並分析結果。
原因−大多數解離事件都可以追溯到創傷性經歷。當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嚴重的性虐待、身體虐待或情感虐待時,就會發生解離。
危險因素−兒童時期遭受嚴重身體虐待、性虐待或情感虐待的受害者更容易發展為解離性疾病作為一種應對機制。
治療−在遺忘症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心理療法甚至催眠來幫助恢復失去的記憶。
差異:失神發作與解離
下表突出顯示了失神發作和解離的主要區別−
特徵 |
失神發作 |
解離 |
---|---|---|
定義 |
當大腦兩半球出現異常電活動時,稱為失神發作,這是一種全身性發作。 |
患有解離性身份障礙或遺忘症的人已經失去了與現實的聯絡。 |
症狀 |
咂嘴、咀嚼聲和眼瞼閃爍都是失神發作的跡象。 |
解離表現為健忘或受影響者無意識地採取新的身份。 |
診斷 |
使用腦電圖 (EEG) 來識別失神發作,因為它會顯示異常的大腦活動。 |
精神科醫生可以使用診斷標準和進行心理測試來診斷解離。 |
原因 |
遺傳、倫諾克斯-加斯托綜合徵和德拉維特綜合徵都在觸發失神發作中發揮作用。 |
解離源於兒童時期的創傷經歷。 |
治療 |
失神發作的治療通常包括使用抗驚厥藥物。 |
解離性障礙的治療方法包括心理療法和催眠療法。 |
結論
失神發作在兒童中更為常見,尤其是在女性和有家族癲癇病史的人群中。另一方面,解離性障礙在遭受嚴重童年虐待的人群中更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