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時事 - 科技



1 - 研究顯示電子煙會損害腦幹細胞

Electronic Cigarettes

加州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電子煙會在腦幹細胞中產生應激反應。幹細胞會分化成具有更特定功能的細胞,例如腦細胞、血細胞。電子煙是有害的尼古丁輸送裝置,透過加熱氣溶膠化尼古丁和風味化學物質。

即使短期接觸也會以可能導致慢性使用時細胞死亡或疾病的方式使細胞處於壓力狀態。青年和孕婦受影響最大。

2 - 俄羅斯成功發射聯盟-2.1a火箭,搭載33顆衛星

Satellites

俄羅斯成功發射聯盟號火箭,將“流星-M2-2”氣象衛星和另外32顆較小的衛星送入軌道。此次任務從俄羅斯東部的東方航天發射場發射。

“流星-M2-2”氣象衛星將為俄羅斯氣象學家提供雲層、地球表面、冰蓋以及溼度和溫度的影像。此外,火箭還發射了來自美國、德國、法國和瑞典等12個國家的衛星,以及3顆俄羅斯立方星。

3 - 美國宇航局宣佈發射“蜻蜓號”探測器,以尋找土衛六上的生命

Nasa Dragonfly

美國宇航局宣佈發射“蜻蜓號”探測器,以尋找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上的生命。“蜻蜓號”任務將進行多次短途飛行,以對土星冰冷衛星周圍的地點進行取樣和檢查。“蜻蜓號”將於2026年發射,並於2034年抵達。這架旋翼飛行器將飛往土衛六上數十個有希望的地點,尋找土衛六和地球上常見的生命前化學過程。

“蜻蜓號”標誌著美國宇航局首次在另一顆行星上為科學目的飛行多旋翼飛行器。土衛六可以提供關於生命如何在我們的星球上起源的線索。土衛六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衛星。

4 - 成立“加甘揚”國家諮詢委員會

Gaganyaan 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成立了一個“加甘揚”國家諮詢委員會,成員來自不同的機構和行業,以監督載人航天任務的規劃和準備工作。“加甘揚”專案有望在第75個獨立日或之前實現。

主要子系統的設計和配置已最終確定。與飛行系統人員額定相關的資格測試已開始,低溫發動機測試正在進行中。機組人員培訓計劃已最終確定,機組人員選拔工作已開始。

5 - 印度中微子天文臺(INO)將在泰米爾納德邦的波蒂普拉姆建立

Neutrino Observatory

印度政府已批准一個專案,在泰米爾納德邦的波蒂普拉姆建立印度中微子天文臺(INO)。該專案旨在建立一個51000噸的鐵量熱器(ICAL)探測器,以在一個山脈中大約2公里長的隧道盡頭的洞穴中觀測自然產生的宇宙大氣中微子。

該專案將有助於減少地面上始終存在的宇宙射線噪聲,即使在像ICAL這樣大的探測器中,宇宙射線噪聲也會超過稀有的中微子相互作用。INO的ICAL將是印度首個此類探測器。

6 - 印度和俄羅斯就太空合作舉行會談

India And Russia

印度和俄羅斯在新德里舉行了高級別會談,以將兩國在太空領域的合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包括協助印度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加甘揚”。在印度生產空間系統是討論的重要內容。

還討論了在未來技術方面的合作,包括新的空間系統、火箭發動機、推進劑和推進系統、航天器和運載火箭技術。“加甘揚”任務將於2022年將印度宇航員送入太空,以配合獨立75週年紀念。

7 - 俄羅斯發射強大的空間X射線望遠鏡來繪製宇宙地圖

Space X-ray Telescope

俄羅斯從哈薩克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了一架名為“光譜-RG”的強大X射線空間望遠鏡。該專案是與德國的合資企業,將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繪製整個天空的X射線圖。

“光譜-RG”代表光譜-倫琴伽馬。它將提供關於宇宙膨脹加速行為的新見解。它還應該識別大量新的X射線源,例如位於星系中心的大型黑洞。

8 - “月船2號”成功發射

Chandrayaan-2

印度的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 MkIII-M1成功將3840公斤的“月船2號”航天器送入地球軌道。GSLV MkIII-M1運載火箭從薩蒂什·達萬空間中心SHAR(SDSC SHAR)的第二個發射臺發射。

“月船2號”是印度第二次月球探測任務。它包括一個完全自主的軌道器、著陸器(維克拉姆)和漫遊車(普拉吉安)。“月船2號”任務的目標是開發和演示端到端月球任務能力的關鍵技術,包括月球表面的軟著陸和漫遊。

9 - 中國發射首枚能夠攜帶衛星的私人火箭

Private Rocket

總部位於中國的初創公司“零壹空間”成為中國第一家發射能夠將衛星送入軌道的商業火箭的中國公司。“零壹空間”也被稱為星際榮耀空間技術有限公司或星際榮耀。它發射了66英尺高的“雙曲線一號”火箭,該火箭攜帶2顆衛星,並在186英里的高度達到了軌道。

“零壹空間”是一家成立三年的公司,致力於開發固體燃料小型衛星軌道發射器。摩根士丹利估計,到2040年,其價值將達到約1萬億美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