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2月時事
- 時事 - 首頁
經濟調查要點
2019-20年經濟調查由首席經濟顧問克里希納穆爾西·蘇布拉馬尼亞(Krishnamurthy Subramanian)編寫,聯邦財政與公司事務部長Nirmala Sitharaman女士在議會提交了2019-20年經濟調查報告。
從4月1日開始的財政年度GDP增長率預計為6%-6.5%,高於本財政年度的5%。
為了恢復經濟增長,本財政年度的財政赤字目標可能需要放寬。
根據包括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增加、需求壓力增強、商品及服務稅收入增長積極等十個因素,預計本財政年度下半年增長將回升。
調查要求政府迅速實施改革以恢復增長。
道德財富創造是印度到2025年成為5萬億美元經濟體的關鍵。
正規就業份額從2011-12年的17.9%增加到2017-18年的22.8%,反映了經濟的正規化。
調查的主題是財富創造、促進親商政策、增強對經濟的信任。
為了在2024-25年實現5萬億美元的GDP,印度需要在這些年裡在基礎設施上投資約1.4萬億美元。
2011-12年至2017-18年期間,在農村和城市地區創造了2.62億個新的固定工資/薪水員工職位。
2017-18年女性的固定就業比2011-12年增長了8%。
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尤其是在市場能夠完美地提升公民福利的情況下,會扼殺經濟自由。
債務減免擾亂了信用文化,減少了對相同農民的正規信貸。
建議政府系統地審查其不必要干預和破壞市場的地方。
呼籲改善國有銀行的治理,增加資訊披露以建立信任。
呼籲採取措施,使創業、註冊財產、納稅和執行合同更容易。
原油價格下降降低了經常賬戶赤字;在本財政年度上半年,進口下降幅度大於出口。
通貨膨脹率從2019年4月的3.2%下降到2019年12月的2.6%,反映了經濟需求壓力的減弱。
2019年4月至11月,中央政府的商品及服務稅收入增長了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