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時事 - 科技



新聞1 - 雅虎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強大的新型網路濫用檢測器

Word Embedding

雅虎實驗室的一個研究團隊已經能夠開發出一種演算法,該演算法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構建的最佳自動化濫用過濾器之一。

大多數自動化過濾器透過檢測某些關鍵詞、短語和常用表達來工作,但雅虎團隊使用了一種稱為“詞嵌入”的技術,該技術將單詞處理為向量,而不是簡單地將其視為正面或負面,從而可以識別冒犯性的詞串,即使各個單詞本身並不冒犯。

新聞2 - CSIR-CFTRI開發營養冰淇淋

Nutrice Cream

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CSIR)所屬實驗室,CSIR-中央食品技術研究所(CSIR-CFTRI)邁索爾,與班加羅爾的M/s Oleome Biosolutions和M/s Dairy Classic Ice Creams Pvt. Ltd.合作,開發了“Nutrice”。

Nutrice冰淇淋是一種富含Omega-3和維生素E的植物來源冷凍營養甜點。據報道,膳食補充Omega-3(ω-3)脂肪(即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具有有益的健康功能,包括兒童的大腦發育和老年人的健康。

新聞3 - 中國發射首顆行動通訊衛星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中國發射了首顆行動通訊衛星。天通一號衛星將建立一個服務於中國、中東、非洲和其他地區的行動網路。地面服務將由中國電信運營。

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衛星移動通訊系統的第一顆衛星,也是中國空間資訊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天通一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設計。

新聞4 - 中國發射衛星獲取地球精確影像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中國在山西省北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顆新的高解析度合成孔徑雷達(SAR)成像衛星,名為高分三號。高分三號的發射運載火箭是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

SAR衛星可以捕獲距離精確到1米(約3英尺)的影像,並將作為全天候24小時觀測平臺執行。它將用於災害預警、天氣預報、水資源評估和海洋權益保護。

新聞5 - 第五代與安娜大學簽署協議

Anna University

金奈安娜大學與第五代技術公司達成協議,第五代技術是一家跨國研究與創新公司,專門為製造業構建“即時智慧”解決方案和產品。

根據協議,第五代將進行研究,以得出對在高溫熱迴圈中工作的關鍵裝置的剩餘壽命的有用預測。該研究將在安娜大學設立的技術開發與轉讓中心(CTDT)進行。

新聞6 - 新型抑制皮膚癌的藥物化合物被發現:NCCS研究

Novel Drug

位於浦那的國家細胞科學中心(NCCS)的一個科學家團隊成功分離出導致皮膚癌的癌幹細胞。研究結果發表在《皮膚病學研究雜誌》上。

他們還證明,從印度發現的一種草藥( Andrographis paniculata)中分離和純化的化合物( Andrographolide)可以有效抑制小鼠的腫瘤生長——包括皮膚癌和肺轉移。

新聞7 - BARC開發行動式試劑盒用於檢測水中的鉻汙染

Baba Atomic Research Center

BARC開發了一種簡單、使用者友好、快速且經濟高效的試劑盒,用於現場測定六價鉻Cr(VI),該試劑盒符合IS10500和EPA標準。它為測量飲用水中的鉻汙染水平提供了急需的解決方案。該程式包括向水樣中新增特定量的特定試劑並識別顯色。

顏色在5分鐘內顯現,肉眼即可區分。為了便於比較,試劑盒中提供了色卡。從六價鉻的角度來看,可以立即將水樣分類為安全或有毒飲用水。

新聞8 - 英特爾推出“融合現實”與Alloy專案裝置

Merged Reality

科技巨頭英特爾推出了Alloy專案,這是一種建立融合現實的裝置。Alloy專案是一款頭顯,它使用RealSense技術,使人們能夠用手與虛擬世界中的元素進行互動。無需連線到計算機的電纜。

融合現實是一種使用尖端技術體驗虛擬現實和現實世界的新方式。融合現實的一個例子是同時演奏兩種樂器。這意味著一個人可以用一隻手彈奏虛擬鋼琴,另一隻手彈奏大提琴。

新聞9 - 中國科學家發現修復器官的分子

Repair Organs

中國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一種名為XMU-MP-1的小分子,可以再生組織。這一發現可能會使未來的器官移植變得更容易。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

該藥物XMU-MP-1可以促進肝臟、腸道和皮膚的修復和再生。該研究由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周達旺教授和鄧賢明教授以及北京大學的雲彩紅教授領導。

新聞10 - 科學家利用熒光水母蛋白開發雷射

Laser

科學家首次利用在細菌中生長的熒光水母蛋白開發了雷射。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這些雷射有可能比傳統雷射更有效和緊湊,並且可以開闢量子物理和光學計算的研究途徑。透過重新利用徹底改變生物醫學成像的熒光蛋白,並允許科學家監測細胞內部的過程,該團隊建立了一種在室溫下執行的極化激元雷射,該雷射由納秒脈衝供電——僅為十億分之一秒。

新聞11 - 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Quantum Satellite

中國成功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衛星,該衛星能夠在太空和地面之間建立防駭客通訊。它配備了安全功能,可以防止竊聽和攔截。

這顆名為“墨子號”的衛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量子通訊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因為量子光子既不能分離也不能複製。因此,無法竊聽、攔截或破解透過它傳輸的資訊。

新聞12 - NASA遴選6家公司開發深空棲息地的原型和概念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選擇了六家美國公司——大衛·比格羅宇航公司、波音公司(帕薩迪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軌道ATK公司、獅子山內華達公司和納諾拉克公司(韋伯斯特)——來開發地面原型和安全的居住系統。當我們在前往火星的旅程中超越地球時,居住系統為人類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生活場所。

透過下一代空間探索夥伴關係-2(NextSTEP-2)廣泛機構公告附錄A所支援的公私合作關係,NASA和行業合作伙伴將擴大近地軌道空間的商業開發。

新聞13 - 中國推出首個藏語搜尋引擎

Tibetan-language

中國推出了首個藏語搜尋引擎“雍孜”,在藏語中意為“大師”或“老師”。它將作為中國所有藏語網站的統一門戶。

該搜尋引擎設有新聞、網站、圖片、影片、音樂、百科全書、文學和論壇八個欄目。該專案耗資5700萬元人民幣(約合870萬美元)。該專案於2013年4月啟動。

新聞14 - 科學家發現一顆繞太陽系最近恆星執行的地球大小的行星

Star

科學家發現了一顆繞太陽系最近恆星執行的地球大小的行星。一個歐洲科學家團隊在《自然》雜誌上撰文稱,這顆名為比鄰星b的行星距離地球僅4光年。

這一發現可能是尋找宇宙中其他地方是否存在生命的探索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比鄰星b可能位於宜居帶內,那裡既不太熱也不太冷,可以支援生命,並且溫度可能允許液態水的存在。

新聞15 - ISRO成功從斯里赫裡戈達試射超燃衝壓火箭發動機

Scramjet Rocket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成功試射了名為超燃衝壓的超音速燃燒衝壓發動機。在探空火箭ATV02上搭載該發動機的首次實驗任務已實現所有既定目標。

這些新開發的發動機將利用大氣中的氧氣,從而大幅降低成本。搭載超燃衝壓發動機的火箭起飛時重3277公斤。印度加入了少數幾個已經證明超燃衝壓發動機飛行試驗的空間國家行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