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達米石窟資源
- 巴達米石窟 - 快速指南
- 巴達米石窟 - 有用資源
- 巴達米石窟 - 討論
巴達米石窟 - 建築
巴達米石窟是用城鎮山丘上可獲得的砂岩建造的。這些石窟有入口、मुख मंडप或門廊、大廳和一個小神殿或 गर्भ गृह。門廊由一系列柱子和托架支撐。這些石窟是基於納加拉和德拉維達建築風格建造的。巴達米有五個石窟,其中四個是人造的,第五個是天然的。以下是所有五個石窟的描述。
石窟1
石窟1的高度約為18米,可以透過樓梯進入。每級臺階都雕刻著溼婆神的不同姿勢的侍從。有一個門廊,尺寸為21米x20米,四個柱子,每個柱子上都有溼婆神在不同舞蹈姿勢中的影像。洞穴的門衛高1.879英尺。

有一尊溼婆神像,有十八隻手,做出不同的姿勢。有些有盤繞的蛇,有些拿著鼓、斧頭和三叉戟。他的兒子 गणेश 和 難近母 牛的形象被創造在他的身邊。洞穴的一面牆上有杜爾迦女神殺死摩希沙蘇拉的影像。
牆壁上還可以看到 गणेश 卡提克亞、拉克希米和帕爾瓦蒂女神的影像。除此之外,還有哈里哈拉和阿德哈納裡希瓦拉的影像。哈里哈拉是溼婆神和毗溼奴神一半的形象,其高度為2.36米。阿德哈納裡希瓦拉是溼婆神和帕爾瓦蒂女神的合體形象。所有神和女神的形象都裝飾著周圍的鳥類和動物。
石窟2
石窟2建於公元6世紀,供奉毗溼奴神。洞穴可以透過64級臺階到達。在入口處,有一個有四個柱子的門廊。洞穴中有一尊毗溼奴神的形象,以特里維克拉瑪的形式出現。另一尊毗溼奴神的形象是以伐樓拿的形式拯救大地之母。

洞穴中還可以找到克里希納神的化身和往世書中的經文。在洞穴入口處可以看到兩個持花的武裝守衛。洞穴的天花板上有一個輪子,有16個魚形輻條。除此之外,天花板上還有卐字元和飛翔的夫婦。
洞穴裡有一個大廳,尺寸為10.16米x7.188米x3.45米。大廳有八根方形柱子,排列成兩排。洞穴建於公元6至7世紀的德干風格。
石窟3
石窟3也供奉毗溼奴神,是五個石窟中最大的一個。洞穴中有許多影像,包括特里維克拉瑪、阿南塔沙亞納、帕拉瓦蘇德瓦、布胡瓦拉哈、哈里哈拉和那羅辛哈。石窟3可以透過60級臺階到達。洞穴裡有一個門廊,尺寸為21米x20米。

門廊與大廳之間由四個雕刻的柱子隔開。有六根柱子支撐著洞穴,每根柱子的面積為0.23米2。洞穴還有柱子、壁柱和托架,每個托架上都雕刻著男性和女性神話人物。
洞穴天花板上的壁畫已經褪色。梵天的形象、溼婆神和帕爾瓦蒂女神的婚禮也都在這裡。除此之外,洞穴中還可以看到毗溼奴神的不同姿勢。
石窟4
石窟4供奉耆那教的提爾坦卡拉。洞穴入口處有一個有五個隔間的門廊,有四個方形柱子。穿過門廊後是一個大廳,有四根柱子,其中兩根是獨立的,兩根是連線在一起的。大廳通往聖殿,聖殿寬7.8米,深1.8米。

有一尊大雄坐在獅子寶座上,周圍環繞著侍從的雕像。牆壁上有帕爾什瓦納特的雕像,雕像的高度為2.3米。神靈的頭部裝飾著許多頭的眼鏡蛇。因陀羅布蒂高塔瑪和巴胡巴利的影像也存在於那裡。
四條蛇覆蓋著因陀羅布蒂高塔瑪,巴胡巴利的腿被蛇包圍著。巴胡巴利的女兒婆羅米和順達利也與他一起坐著。洞穴中的聖殿有一尊大雄的雕像。
石窟5
石窟5是一個非常小的天然洞穴。那裡有一尊雕像,但沒有人知道這尊雕像屬於哪位神靈。有人說它屬於毗溼奴神,也有人說它屬於佛陀。也有人說這尊雕像是某個耆那教神靈的。雕像坐在寶座上,雕像旁邊還有樹、大象和獅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