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克巴陵墓有用資源
- 阿克巴陵墓 - 快速指南
- 阿克巴陵墓 - 有用資源
- 阿克巴陵墓 - 討論
阿克巴陵墓 - 建築
阿克巴在其一生中建造了許多紀念碑,主要位於德里和阿格拉。除此之外,他還建造了一座名為法蒂赫布林·錫克里的城市,後來由於缺水而被廢棄。阿克巴建造了堡壘、宮殿和他的陵墓。陵墓的建造融合了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和耆那教的建築風格。陵墓擁有圓頂、陽臺、帶格柵的窗戶和其他結構,這些都體現了印度教建築的特點。
阿克巴陵墓的設計
阿克巴陵墓是一座五層高的紀念碑,呈金字塔形。主陵寢呈正方形。遊客可以透過一個巨大的大門進入陵墓,這個大門類似於法蒂赫布林·錫克里的布蘭德大門。入口處有一個花園,被分成四個部分。
花園
陵墓位於花園的中央,花園被分成四個部分。花園四面環繞著牆壁,有一個主要入口供人們進入陵墓。花園的每個部分都有一條水道和一個露臺。每個區域的旁邊也都有步道。

尖塔
南門建有四座尖塔,阿克巴在1599年來到德干時,從查爾米納爾獲得了這個靈感。每座尖塔有三層,用大理石建造而成。

大門
陵墓有四個大門,但現在只有南門用於進入。其餘三個僅用於裝飾,不用作大門。這個大門是用紅砂岩建造的,並嵌入了許多大理石圖案。
大門屋頂有四個亭閣。大門的壯麗景象受到法蒂赫布林·錫克里建造的布蘭德大門的啟發。大門高出花園一定高度,並有樓梯可以到達大門。
第一層或地面層
第一層四面都有迴廊,帶有拱門。有一個大廳,裡面有許多雕刻、繪畫和其他幾何結構。阿克巴的墓碑位於這個大廳裡,還有莎克魯爾·尼莎和阿蘭·巴奴的墓碑。這兩位女士是阿克巴的女兒。

第二層
第二層呈正方形,比第一層小。它有一個八柱亭,每個角由八個八角形柱子支撐。每個亭的直徑為5.18米。每側的拱形走廊上有23個隔間。第三層也由這些隔間支撐。
第三層
第三層比第二層小,呈正方形,每邊長31.62米。每側都有四個亭,尺寸與第二層相同。亭的圓頂鋪有藍色、綠色和黃色瓷磚。地板的邊緣有欄杆,上面固定著格柵。格柵有各種幾何圖案,如星形、卍字元、三角形等等。
第四層
第四層呈正方形,一邊長27.16米。這層比第三層小,有帶柱支撐的拱門和每側的亭閣。這層有一個秘密樓層,人們只能透過梯子進入,並透過一個狹窄的開口進入。在秘密樓層,有五條東西向的走廊和五條南北向的走廊,它們彼此成直角相交。墓碑位於中央,是用磚石砌成的。
第五層
第五層是最小的,用大理石建造。正方形中央庭院的邊長為21.34米。地板的四面都有走廊或迴廊。每個走廊的尺寸為27.16 x 2.7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