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服:韓國的傳統服飾
由於女性被認為是傳播和推廣任何理念的典範,韓國女性透過穿著傳統服飾來表達她們對國家遺產和價值觀的熱愛和尊重,這被認為是對其象徵意義的讚賞。
什麼是韓服?
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飾,起源於中國。在朝鮮王朝時期,這種服飾被指定為韓國傳統服飾,可以在節日季節穿著。唐朝在三國統一時期接受了這種服飾,最初用於喪葬裹屍,後來被上層女性穿著。皇后在小場合穿著,高階宮廷女性在大場合穿著,普通民眾只在特殊場合穿著,通常是婚禮。這種服飾根據等級按顏色分類。最初只製作白色,後來出現了淺黃色和硃紅色。在古代,這種服飾被用作禮服的替代品。它是一種長袍或外套,增加了服裝的禮儀感。它也被稱為大衣(大的衣服)、大袖(寬袖)和長衫(長的衣服)。
歷史
韓服是在三國統一時期傳入的。它在早期被唐朝接受。然後,在朝鮮王朝時期,起源於中國的韓服被引入朝鮮。然而,韓國是韓服的起源地,但這種服飾成為了韓國的民族服裝。後來被稱為韓國的傳統服裝。最初,這種服飾在某些場合由皇后和高階宮廷女性穿著。裹屍布和儀式功能都與這種服飾一起穿著。
根據洪奈英的說法,這種服飾也起源於另一種服裝,稱為短衫。短衫是一種無裡襯的夾克。然而,這種服飾是在15世紀初引入的,但在17世紀之後,過渡現象變得非常頻繁。在18世紀,這種服飾被廣泛用於婚禮。它成為了韓國的傳統。
過渡
韓服在時間上相當古老。它經歷了許多過渡,然後發展起來。根據朝鮮王朝時期的時間特徵,下面給出了過渡的研究。
韓服的特點分為4個階段
15世紀和16世紀
在這個時期,韓服首次被製作出來,看起來與短領非常相似。短領是一種在中國古代穿著的中國長袍。韓服的特點包括一個看起來類似於短領的衣領。其他部件包括圓柱形的袖子和稱為“褊”的側褶,在內側有多個褶皺。用這種韓服繫上的腰帶是一個額外的裝飾,美化了服裝,並使其看起來更加精緻。在此期間,有各種面料被用於這些服裝的製造。
17世紀
第二個階段標誌著韓服的過渡。17世紀初到17世紀中葉是韓服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墊腳石。朝鮮王朝在這個時期統治。圓領長袍(一種足夠長以覆蓋全身的圓領長袍)是主要部件之一,當與韓服文化結合時,增加了這些服裝的複雜性。
17世紀後期-19世紀初
從新增到面料上的層次到用於製造的面料,韓服經歷了一些其他的變化,這一次變得更加簡單和穩定。因此,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出現的一些主要變化包括雙層服裝而不是單層服裝、綠色而不是深藍色,以及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些更加簡單的絲綢圖案。此後,韓服的一些其他特點包括相互相對的衣領,而不是傳統使用的圓領長袍,以及寬大且帶有彩色條紋的袖子。還有一些部件也被取消了,包括曲線形的側縫和側褶,稱為褊。
19世紀後期-20世紀
這段時期也被稱為朝鮮王朝後期,它將韓服發展成了一種更簡單、更實用的時尚,其中也使用了縫紉現象。在這裡,標準的韓服通常根據一些基本特徵和所用面料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宮廷中使用的禮服,另一種是普通百姓婚禮時穿的禮服。
顏色指定
韓服起源於朝鮮王朝時期的中國。這種服飾既用作宮廷服裝,也用作日常服裝。為了區分這兩者,為職位指定了一些特定的顏色。在朝鮮王朝時期,主要顏色為紅色、綠色、紫色、藍色和黑色。紅色指定給皇后,綠色和紫色指定給王太子妃。王室妃嬪的顏色是綠色和藍色。公主的妻子通常穿著綠色的衣服,但如果她的職位被改為國王的妻子,顏色會變成藍色和紫色。公主的顏色是綠色,宮女的顏色是綠色、藍色和黑色。雖然韓服是用沒有印花的絲綢織物縫製的,但通常會在衣服上印花。未印花的韓服是為了婚禮和葬禮而製作的,以避免鋪張浪費。
結論
韓服有別於所有其他時尚文化,因為它傳統上由韓國人在重要的節日/場合穿著,人們還透過用同樣的韓服為死者穿衣來表達他們對逝去靈魂的最深切的感情,因為離開身體進入下一個世界被認為是一次深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