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資料收集工具


樣本完成之後,研究人員必須設計資料收集程式。有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和技術可用,我們在理論和實證研究中都採用這些方法和工具。務必記住,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會根據研究的性質而有所不同。在某些研究中,我們可能需要採用不止一種方法或工具來收集資料。本課程將向您講解資料收集方法和技術,以及社會研究和研究設計方法。對於任何有興趣進行有意義的研究的社會工作者來說,這些都是關鍵要素。

資料收集工具有哪些?

工具是從受訪者那裡獲取資訊的根本方法或途徑。除非使用這些工具,否則無法進行任何實證研究。每種工具都用於特定場景,並具有特定的相關性。為了改進資料,可以使用多種工具。為了獲取相關資料,已經建立了許多程式來設計各種型別的工具。研究人員必須根據所需的資料型別選擇合適的工具。有些工具有助於收集定性資料,而另一些工具則有助於收集定量資料。

原始資料和次要資料

原始資料是指第一次獲得的資料,因此具有獨特的性質,此類資訊由負責收集它的機構公開發布。另一方面,次要資料是指另一實體已經獲取和處理的資訊,次要資料是另一個組織先前為了滿足其需求而獲取的資訊。但是,現在參考部門正在將其用於完全不同的目的。

資料來源

在社會研究中,資料有兩個基本來源:人和紙張。對個人提出的問題的答案是社會研究中原始資料的主要來源。此來源被稱為主要資料來源。“紙張”來源已經提供了大量資訊。例如,檔案、歷史記錄、日記、傳記、統計記錄等等。紙張來源有時被稱為次要或“可用資料來源”。

觀察

觀察是收集有關我們周圍環境資訊的基本方法。只要我們醒著,幾乎總是在進行觀察。例如,當我們早上醒來時,我們會觀察那天是晴天還是雨天,並決定是否帶傘。觀察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還提供許多作為證據來支援社會研究所需的資料形式。

觀察方法最重要的優點是能夠記錄社會事件的實際發生情況。雖然許多研究方法嚴重依賴於(如果不是完全依賴於)回憶過去的經歷,但觀察方法產生的資料與現實生活情況相關。透過這種方法,專業研究人員甚至可以看到並記錄一個社會的一些細微特徵,這些特徵對其他人來說可能顯得無關緊要。

訪談

訪談是兩個人之間的面對面交談,其中一個人向另一個人提問以獲取資訊。到世紀之交,訪談已經發展成為一種資料收集工具,併成為社會研究的一個基本方面。以前,訪談是作為一種探究性對話進行的,並且在勤奮觀察者的指導下,這種策略被用作收集資訊的有效工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訪談工具在科學標準和可靠性方面變得更加複雜。

等級量表

等級量表是一種工具,用於確定個人擁有特定行為特徵和特徵的程度,而這些特徵並非透過客觀檢查很容易就能看出。等級量表包含一組待評級的特徵或品質,以及某種型別的量表以指示每個屬性存在的程度。該量表包含對沿高到低線分組的不同程度的品質的描述。

良好工具的選擇特徵和標準

它包括:

  • 效度 - 好的研究工具必須測量它聲稱要測量的內容。如果一個測試達到了其建立的目的,則該測試是有效的。效度是根本性的;我們認為它的效度是高、中或低。此外,效度取決於上下文;一個測試可能出於一個原因有效,但出於另一個原因無效。需要合適的工具來收集資料。

  • 信度 - 測量工具的第二個最重要特徵是其可靠性或一致性。可靠的測試能夠精確且一致地測量。如果將可靠的測試對同一組人進行兩次或三次,則每個組成員每次都應該獲得大致相同的分數。信度的概念是統計的。必須透過在受控條件下對一組人進行測試來確定測試的可靠性。可以使用相關係數來表示可靠性。

  • 客觀性 - 當考官的判斷不會影響評分時,該測試被認為是客觀的。客觀測試是指可以輕鬆地評估為正確或不正確的專案。選擇題、匹配題和是非題都是客觀的。客觀性是測試可靠性的必要條件,客觀判斷是正確的,因此是可靠的。因此,資料收集工具必須客觀。

  • 充分性 - 一個認真負責的測試製定者從來不認為他所製作的工具能夠測量學生在一個學校課程中獲得的所有事實資訊或能力。充分性是測試可靠性和效度的必要條件。因此,資料收集工具必須足夠充分。

結論

選擇用於資料收集的工具是一個關鍵決策。廣義上講,研究主題的性質、研究方法的型別、受訪者的型別以及他們的地理分佈都會影響到這一點。可用於資料收集的研究人員的專業能力、研究完成的時間框架以及可用的資金都會影響資料收集的方法。

更新於:2023年4月13日

瀏覽量:331

開啟您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