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凸透鏡測量凹透鏡的焦距


本教程主要關注如何找到凸面鏡的焦距,實驗中使用凸透鏡。本實驗需要一些必不可少的材料。實驗臺是最重要的材料,還需要兩根針。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凹透鏡,物體在一定距離處時,凸透鏡的焦距會產生一個實像。

目的

本實驗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凸透鏡求出凹透鏡的焦距。

所需材料

本實驗需要不同的材料,例如帶有四個垂直支架的光學實驗臺。(Learncbse, 2022)還需要一個焦距已知的凹透鏡。還需要一個凸透鏡和兩個透鏡支架。一根編織針、一根細光學針和一根粗針也是重要的材料。還需要一把半米長的尺子。

理論

理論主要透過實驗公式進行討論。它用於凹透鏡的計算。公式為:f = uv/(u-v)。

這裡f表示凹透鏡L1的焦距。在此部分,u表示I到透鏡L2光心的距離。最後,v表示I’到透鏡L2光心的距離。

圖1:凹透鏡和凸透鏡的焦距

光線圖和步驟

實驗室步驟遵循一定的步驟,為此,應使已知焦距的凸透鏡與凹透鏡接觸。這裡需要確定凹透鏡的焦距,此過程有助於形成透鏡組合 (Olabs, 2022)。下一步,將其放置在發光的金屬絲紗布和螢幕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調整螢幕的位置,以在螢幕上獲得金屬絲紗布的清晰影像。

圖2:光線圖

之後,需要測量透鏡和螢幕的距離。因此,可以看出該過程經歷了一些階段 (Zhou et al. 2018)。在第一步中,確定凸透鏡的粗略焦距。在下一步中,需要設定凸透鏡。需要設定影像和更多觀察以獲得準確的結果。

觀察表

序號 垂直位置 觀察到的R′ = c – d (cm) 校正後的R 觀察到的R′ + e (cm) 焦距 f (cm) Δf (cm)
1.
2.
3.
4.
5.
物體
大頭針P1
a (cm)

透鏡
LL′
b (cm)


MM′
c (cm)

大頭針P2
d (cm)

表1:凸面鏡曲率半徑的確定

計算

透過尋找兩者位置的差異來計算觀察到的u。透過各種位置觀察凹面。(Song, et al. 2020)可以看出,u和v的校正值可以透過應用指數校正來獲得。這裡的計算是f = uv/(u-v)。在此部分,平均f = (f₁+f₂+f₃)/3

結果

這件事的結果是,所給凹透鏡的焦距是透過使用釐米的計算方法完成的。

注意事項

像每個實驗一樣,這個實驗也需要一些注意事項。這裡的主要因素是凸透鏡的焦距必須小於凹透鏡的焦距,以便組合可以是凸的。此處使用的透鏡必須清潔。此處用於實驗的針將放置在一定距離處以獲得實像。

誤差來源

這裡存在一些誤差來源,它指出在這個領域中,不應使用垂直支柱。另一個因素是在消除視差時,消除可能並不完美。

結論

本實驗表明,凹面鏡和凸透鏡之間的差異以及透鏡的焦點被稱為焦距。在本部分中,討論了焦距可以是正數或負數。這裡透鏡只不過是一塊透明玻璃,它集中了光線。本部分主要討論了利用凸透鏡尋找凹透鏡焦距的過程。

常見問題

Q1. 凹透鏡的概念是什麼?

凹透鏡主要指具有一個內凹曲面的透鏡。這種透鏡的形狀內側是圓形的,有助於使光線發散。它主要用於治療近視。

Q2. 凸透鏡是什麼意思?

它是一種光學透鏡,由兩個球面構成。透鏡的表面向外彎曲,被稱為凸透鏡。

Q3. 有多少因素會影響透鏡的焦距?

不同的因素會影響透鏡的焦距,例如透鏡的厚度。光的波長也是影響透鏡焦距的一個因素。曲率半徑、介質的變化和反射率都會影響焦距。

Q4. 如何定義焦距?

焦距被認為是透鏡的長度,它是焦點和透鏡光心之間的距離。這個特定長度在凹透鏡和凸透鏡的實驗中起著重要作用。

更新於:2022年10月13日

3K+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