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規工人的社會保障福利
社會保障福利是現代社會影響社會和經濟政策的動態概念之一。社會保障是指標對社群成員一生中因疾病、殘疾、老年、失業、經濟困難、環境汙染引起的意外或職業疾病等各種風險而採取的政策、計劃和措施,以提供保護、救濟和安全。
國際勞工組織 (ILO) 將非正規工人定義為未獲得任何形式社會保障的人員,無論是透過自身繳費還是僱主繳費。他們通常在非正規經濟部門工作,就業不受監管,工人無法獲得任何形式的保護或社會保障福利。
社會保障福利的必要性
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印度的勞動人口遭受了越來越多的苦難。研究發現,超過 90% 的印度人在非正規部門工作,儘管他們貢獻了該國約 60% 的 GDP,但卻無法獲得社會保障或最低工資。非正規工人通常從事零散、季節性和臨時性工作,這些工作往往不受監管。社會保障對於工人、家庭和社群的整體福祉至關重要。
在印度實施社會保障計劃之前,非正規部門面臨著幾個問題,包括:
收入不穩定
缺乏獲得基本醫療保健的機會
社會脆弱性
工資低且不可預測
社會保障。
在非正規部門實施社會保障計劃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併為該部門的工人提供安全保障。這些計劃為非正規部門的工人提供財政援助、醫療保健福利和社會保障,有助於減少貧困和不平等,並改善他們的整體福祉。
社會保障的合法化
2008 年,印度政府頒佈了《非正規工人社會保障法》,旨在為非正規部門的工人提供社會保障福利。該法於 2009 年 5 月 16 日生效,旨在為非正規部門的工人提供社會保障福利,例如街頭小販、建築工人、家政工人、農業工人等等。
該法案設立了一個全國社會保障委員會,負責監督非正規工人的社會保障計劃的實施。該委員會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代表、僱主、工人以及社會保障領域的專家組成。
該法案試圖透過為非正規部門的工人提供社會保障福利來彌補這一差距。它為非正規工人提供以下社會保障福利:
人壽和殘疾保障 - 該法案為人壽和殘疾保障提供非正規工人,包括在因意外事故導致死亡或殘疾的情況下支付一次性款項。
健康和生育福利 - 該法案為非正規工人提供健康和生育福利,包括他們自己及其家庭成員的醫療和住院費用。
老年保障 - 該法案為 60 歲以上非正規工人提供養老金。
兒童教育 - 該法案為非正規工人的子女提供一定年齡的教育。
喪葬費用 - 該法案在非正規工人死亡的情況下為其家屬提供喪葬費用
勞動法典
為了編纂該國的各種勞動法規,議會最近通過了四部關於勞動關係、社會保障、職業安全、健康和工作條件的勞動法典,以及 2019 年透過的工資法典。
2019 年工資法典
其目標是簡化和合理化印度複雜的工資相關法律,併為所有工人提供普遍的最低工資。該法典適用於所有行業的所有僱員,包括正規和非正規部門。該法典規定工資必須及時透明地支付,它建立了遵守和執行其條款以及確定最低和最高獎金支付的機制。
2020 年勞動關係法典
它合併和修訂了與勞動關係、工會和解決勞資糾紛相關的法律,並使印度複雜的勞動法合理化,促進僱主和僱員之間和諧的勞動關係。
2020 年社會保障法典
它為包括非正規部門在內的所有印度工人都提供普遍的社會保障。它彙集了各種現有的社會保障法律和計劃,例如僱員公積金和僱員國家保險法,併為建立新的社會保障計劃提供了一個框架。
2020 年職業安全、健康和工作條件法典
這是印度一項全面的勞動法,它合併和修訂了與工人的職業安全、健康和工作條件相關的法律。它確保所有部門,包括正規和非正規部門的所有工人的安全和健康的工作條件。
結論
印度為非正規工人提供的社會保障福利已經從缺乏保護髮展到一套全面的計劃和方案。2008 年的《非正規工人社會保障法》以及隨後的社會保障法典幫助該國數百萬非正規工人獲得了安全保障。這些福利包括健康保險、人壽保險、生育福利、殘疾福利、老年金等等。
這些福利的引入有助於減少貧困,改善醫療保健,提高非正規工人的整體福祉。這些福利也解決了收入不安全問題,併為工人帶來了尊嚴感。
然而,儘管這些計劃和方案已經存在,但仍然存在需要解決的挑戰。需要有效實施和監督這些計劃,以確保福利能夠惠及預定的受益者。還需要擴大這些計劃的覆蓋範圍,以包括目前不在社會保障福利範圍內的更多非正規工人。
總的來說,印度為非正規工人提供的社會保障福利是確保該國工人階級福祉的重要一步。但是,需要持續努力來彌補剩餘的差距,並確保福利能夠惠及預定的受益者。
常見問題
問題 1. 這些社會保障福利在印度是如何資助的?
答案:印度為非正規工人提供的社會保障福利是透過政府捐款以及工人和僱主的捐款相結合的方式來資助的。
問題 2. 作為印度的非正規工人,申請社會保障福利的流程是什麼?
答案:非正規工人可以透過政府運營的各種計劃和方案(例如國家健康保護計劃、國家養老金計劃等)申請社會保障福利。
問題 3. 在印度實施非正規工人社會保障計劃中面臨哪些挑戰?
答案:在印度實施非正規工人社會保障計劃中面臨的一些挑戰包括:工人對這些計劃的認識有限;有效實施這些計劃的資源和基礎設施不足;以及在偏遠或難以到達地區識別和聯絡合格受益人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