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與溫度的關係


介紹

物體的溫度和密度之間存在比例關係。由於這種關係,周圍溫度的變化會影響物體的密度。

物體內部粒子的振動是由於物體內部發生變化而產生的。溫度升高會影響整體溫度水平。振動導致原子位置發生變化,產生熱量,從而導致溫度升高。

高溫與物體的低密度密切相關。隨著溫度降低,物體或溶液的體積也會降低。

溫度對密度的影響

有些物體加熱後會膨脹。例如,水加熱後會膨脹,體積也會增加。如果將冰從冰箱中取出放在碗裡,一段時間後,冰會融化成水,總體積會增加。


圖1:密度與溫度的關係

壓力和物體的密度之間也存在直接聯絡。當壓力從0增加到5,再增加到10時,密度也相應地從50增加到100,再增加到150。這表明壓力會增加溫度,最終導致該物體的密度增加。

與溫度和密度相關的定律

查理定律是一個重要的定律,它用來研究物體的溫度和體積之間的關係。

根據查理定律,在相同且恆定的壓力下,特定氣體的體積和溫度保持不變 (Jia et al. 2019)。這項研究表明,物體的體積與溫度之間存在直接的比例關係。鮑伊爾的觀點是,如果物體的體積和壓力需要保持不變,那麼溫度必須保持恆定。

密度的特性

物體的溫度會隨著其密度的變化而變化。特定物體的質量最終與其體積進行比較。密度公式對於理解溫度與該分量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 (Bertini et al. 2021)。

公式為:密度 = 質量/體積

此公式也可以表示為D = m/v。質量的大小在改變個體密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不同的溫度下,物體的原子和排列會相應地發生變化。

溫度和密度的單位

表示物體密度主要有四個單位。Kg/L(千克/升)是表示物體密度最常用和最公認的單位。G/mL(克/毫升)和t/m3(噸/立方米)是另外兩個重要的密度單位。密度主要分為相對密度和絕對密度兩種 (Fable et al. 2019)。溫度變化會影響這兩種密度的值。

參考物質密度與核心物質密度的比率被稱為相對密度 (Milot et al. 2018)。大多數情況下,水被認為是參考物質。相對密度還有另一個名稱,即比重。

溫度的特性

晶格是基於溫度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同型別的波長會引起溫度變化。

隨著物體的組成和密度隨時間變化,熱容也會發生變化 (Drake, 2018)。

費米能是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之間的差值。這是量子力學的一個概念,用來解釋量子系統之間的差異。

溫度單位

主要有三個單位可以用來解釋溫度,它們是華氏度、開爾文和攝氏度。開爾文是熱力學溫度的SI單位。


圖2:粒子隨溫度的變化

理想氣體之間關係的演示

理想氣體 公式 符號 SI單位 術語的全稱
P = ρRT P Pa(帕斯卡) 壓力
R K/ J/ 摩爾 (R=8.31) 通用氣體常數
ρ m3/Kg 所選理想氣體的密度
T K(開爾文) 所選氣體的溫度

表1:理想氣體中溫度和密度關係的描述

密度和溫度的關係

  • 在非常濃的溶液中,溫度較低。隨著溶液密度在某種情況下增加,整體溫度也會相應降低。
  • 相反,當溶液或組分的密度降低時,溫度會升高。
  • 在一定密度的降低下,密度會立即降低 (Agterberg et al. 2019)。
  • 在熱力學方面,這些變化會影響溶液和組分的整體狀態和特性。

結論

溫度通常是指個體或粒子身體的冷熱狀態。分子和粒子的位置變化在確定溫度變化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瞭解密度與溫度的關係對於維護管道系統、船舶和潛艇的管理和駕駛過程至關重要,需要了解溫度和密度之間的內在關係。在分子和物體溫度非常高的情況下,降低密度可以幫助降低整體溫度。

常見問題

Q1. 表示不同密度值的三個不同單位是什麼?

固體的密度用g/cm3表示。液體和氣體的密度用g/ml和g/L表示。

Q2. 改變密度會影響溫度的原因是什麼?

密度的變化會引起分子位置的變化,最終影響溫度。通常情況下,也會創造更多的空間。

Q3. 溫度變化對液體物體也有效嗎?

溫度升高通常會導致液體的體積增加。結果,包含的分子也會增加。這是液體溫度變化的結果。

Q4. 物體在空氣介質中的溫度變化如何影響其密度?

較低的溫度通常會導致物體即使在空氣介質中也具有較高的溫度。體積和密度會影響重力變化。結果,每個不同位置的溫度都不同。

參考文獻

期刊

Agterberg, D. F., Davis, J. C., Edkins, S. D., Fradkin, E., Van Harlingen, D. J., Kivelson, S. A., ... & Wang, Y. (2019). The physics of pair density waves. arXiv preprint arXiv:1904.09687. 檢索自:https://arxiv.org

Bertini, B., Heidrich-Meisner, F., Karrasch, C., Prosen, T., Steinigeweg, R., & Žnidarič, M. (2021). Finite-temperature transport in one-dimensional quantum lattice model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93(2), 025003. 檢索自:https://arxiv.org

Drake, R. P. (2018). Introduction to high-energy-density physics. In High-Energy-Density Physics (pp. 1-20). Springer, Cham. 檢索自:http://nozdr.ru

Fable, E., Angioni, C., Bobkov, V., Stober, J., Bilato, R., Conway, G. D., ... & Zohm, H. (2019). The role of the source versus the collisionality in predicting a reactor density profile as observed on ASDEX Upgrade discharges. Nuclear Fusion, 59(7), 076042. 檢索自:https://pure.mpg.de

Fu, W. J., Pawlowski, J. M., & Rennecke, F. (2020). QCD phase structure at finite temperature and density. Physical Review D, 101(5), 054032. 檢索自:https://link.aps.org/pdf/10.1103/PhysRevD.101.054032

Jia, X., Willard, J., Karpatne, A., Read, J., Zwart, J., Steinbach, M., & Kumar, V. (2019, May). Physics guided RNNs for modeling dynamical systems: A case study in simulating lake temperature profil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SIA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pp. 558-566).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檢索自:https://epubs.siam.org

Milot, R. L.,Klug, M. T.,Davies, C. L.,Wang, Z.,Kraus, H.,Snaith, H. J.,……& Herz, L. M. (2018)。甲脒錫三碘薄膜的光電特性受摻雜密度和溫度的影響。先進材料,30(44),1804506。檢索自: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

網站

Pngitem (2022)。關於密度和溫度之間的關係。檢索自:https://www.pngitem.com/ [檢索日期:2022年6月10日]

更新於: 2022年10月13日

瀏覽量:6000+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