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試與評估:概述


個體差異是心理學的核心。在心理學中,我們試圖瞭解人們彼此之間的差異,同時識別人們共有的某些特徵。心理學主要關注行為的系統性、實證研究,並考察行為表達的整體情況。

什麼是心理測試?

心理測試包括心理測試的實施。心理測試提供了一種一致、可靠和有效的診斷心理問題的方法。可以透過使用各種測試來做出診斷。收集有關個人的資料並利用這些資料得出關於其認知和人格的重要結論和預測的過程稱為心理評估。

心理考試的目的是評估心理特徵。本質上,心理考試以客觀和一致的方式測量行為樣本。心理測試在多大程度上作為行為相當大範圍的指標決定了其診斷或預測價值。心理考試是一種標準化測量,這意味著它有一個統一的實施和評分過程。還使用受控的測試環境。

良好心理測試的特徵

良好心理測試的一些特徵如下所述:

  • 客觀性 − 心理考試的本質是客觀的;成功的心理測試必須沒有主觀性。任何型別的偏見在社會中都沒有立足之地。心理測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體現在其客觀性上。

  • 效度 − 效度是良好心理測試應該具備的第二個品質。效度定義為測試測量其旨在評估內容的能力。稱重機是測量重量的合適工具,但不是測量長度的工具。

  • 信度 − 良好的心理測試也具有一致性或可靠性。例如,如果您使用相同的尺子在一星期測量桌子的長度,然後在六個月後的另一天再次測量,則長度以釐米為單位將保持不變,證明了此尺子的準確性。

  • 特徵描述 − 測試應該能夠識別兩個人在特定特徵或特性上的任何差異。例如,如果兩個人在音樂方面的天賦不同,則測試應該能夠區分他們。

  • 多維度 它涵蓋了其旨在測量的構唸的所有方面或維度。

什麼是心理評估?

評估過程包括收集有關個人技能、興趣、能力、個性、態度和信念的資料。它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輔導員的主要職責之一。 收集與客戶相關的資訊至關重要,因為透過評估,輔導員可以得出結論。

輔導員使用各種評估程式來評估其客戶的行為以進行心理評估,其中最著名的是心理測試。 雖然某些評估程式(如案例研究、訪談和觀察)是非標準化的,但正式評估是計劃好的,並且基於特定標準。

通常,心理檢查包括對個人進行更全面的評估。在此評估程式中使用心理測試和其他定性方法。因此,它是收集定性、定量、正式或非正式資料的過程。

心理評估過程包括綜合來自多個來源的資料,包括個人訪談和能力、智商、愛好或態度測試。此外,還收集有關個人、職業或病史的背景資料,例如透過檔案或與父母、配偶、老師、前任治療師或醫生進行訪談。

心理評估的目標

心理評估的目標如下:

診斷

心理檢查為精神病理學、思維障礙、器質性症狀或人格特徵提供證據,這有助於識別和理解個人的症狀。這包括識別任何不適應行為的型別和強度。

診斷性表述結合了許多關於個人個性特徵、行為模式和環境需求的經常相互矛盾的資訊。患者中經常存在共病,如器質性腦綜合徵、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或人格障礙。這些共病通常不會以簡單的方式在臨床上表現出來,這使得診斷具有挑戰性。藉助心理檢查可以識別共病。

評估發病前和目前的機能水平

評估的主要目的是確定問題並幫助基本瞭解個人的智力功能、人格特質、環境壓力和資源。瞭解個人及其在社會環境中的問題也至關重要。

確定導致和維持不適應行為的根本原因和因素

與任何其他醫療狀況一樣,許多精神疾病的發生涉及心理社會和生物學因素的複雜相互作用。目前,重點正在轉向識別和解決可能維持不適應行為(如成癮)的根本原因和因素。個人層面的心理社會因素、家庭互動或工作場所通常是潛在的病因。患者通常不會透露這些方面,因為他們不瞭解心理問題與疾病之間的聯絡。

治療計劃

評估為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奠定了基礎,無論是住院治療、藥物或心理治療的使用、家庭動態的改變,還是其他一些策略。首次評估作為基線,可以與治療期間和治療後進行的其他測量進行比較。評估的這個關鍵但有時被忽視的組成部分。

它允許評估正在進行的治療計劃,以檢視是否需要進行任何調整。此外,它使我們能夠比較各種藥物和預防措施的相對有效性。這對於開發新的和改進的評估和治療方法以及研究以擴充套件我們對疾病的認識至關重要。這只是對個人進行治療的一個應用。所有這些最終都將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預後。此外,隨著治療中問責制需求的增加,評估的重要性也大大提高了。評估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不是一次性專案。

研究

由於心理測試是檢查行為的可靠、有效和標準化的方法,因此它們是精神病學研究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研究中使用評分量表和問卷,因為它們易於管理、提供客觀評分並且易於解釋。

康復計劃

在確定患有精神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身體殘疾或頭部受傷的人的最佳工作程度時,心理評估很有幫助。必須制定和實施康復計劃。否則,復發或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更大。如今,大多數醫療機構都更加重視患者的康復。

評估原則

Shertzer 和 Linden 提出了評估原則,指出評估應該是整體的、持續的、平衡的、準確的和保密的。這些原則解釋如下。

評估應該是整體的

這一理念要求使用各種資訊收集技術。當使用各種評估程式時,成功干預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實現目標的可能性會增加。整體評估是系統地發展對個人認識的一種方法。

為了更好地理解問題,評估應該在個人生活模式的背景下進行,這意味著還必須考慮有關個人其他方面的支援性資料。但是,它不應成為唯一的決定因素;其他因素,如自尊,可能並不明顯,但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功。評估方法和措施應以情況的需求為基礎。給定情況的需求將決定使用的工具和過程。因此,應首先收集和審查基本事實,然後透過進行各種測試來了解更多關於支援性因素的資訊。

評估應該是持續的

持續評估使我們能夠比較客戶的初始問題與其當前的功能。因此,心理評估必須考慮人類行為的動態特徵,包括需求、願望、才能等。

心理評估還能評估諮詢師在初步評估後可能出現的潛在的新需求和緊急需求。在進行評估時,必須持續不斷地理解一個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隨著收集到更多資訊以及客戶和諮詢師的互動,諮詢師會繼續發展他對客戶的理解。因此,評估必須被視為持續的,而不是片段式的。

評估應平衡

平衡評估很重要,因為它使用了個體化資料和規範性資料。當兩種形式的資料被整合時,就會嘗試獲得對客戶更深入的瞭解。哪種形式的評估資料是必要的取決於具體情況和目標。

評估應準確

諮詢師應具備解讀資料的能力,並且評估工具應準確。諮詢師必須知道錯誤可能會發生,因為沒有一種工具是100%準確的。因此,他們必須透過遵循規範的方法來減少錯誤。由於人類行為非常複雜和多變,因此對未來行為的預測應始終以機率的形式表達。因此,評估只能提供有用的資訊供推斷,而不是提供確定的預測。

評估應保密

客戶需要得到保證,他們的資訊會被保密。因此,您將贏得諮詢師的信任,這也是諮詢倫理的基本原則。此外,客戶將能夠建立基於尊重和信任的牢固關係。

結論

心理測試管理包括心理測驗。心理測驗可以是用來評估心理特徵的工具,例如智商、人格、態度、興趣、成就動機等。它們是對行為樣本進行客觀和標準化的測量。大多數心理測驗都是無偏見的,並且具有診斷和處方效用。心理測驗也是標準化的,指的是施測和評分程式的統一性。圍繞心理測驗有一些假設。

更新於: 2023年2月13日

3K+ 瀏覽量

開啟您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立即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