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嬰幼兒心理健康


嬰幼兒心理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精神疾病,而這是一個難以應用於新生兒的定義。相反,心理健康是對嬰兒能力的全面評估,包括髮展、學習和人際關係。對於新生兒來說,很難想象只鼓勵一種能力而不服務於其他能力的情況。儘管新生兒在身體上依賴於其照顧者,但他們具有生物本能,並且能夠對其他人做出反應並與之互動。

現在很明顯,這個過程不僅影響嬰兒的學習和情緒能力,也影響大腦的結構,對嬰兒的情緒、社會和認知發展產生長期影響。本文已經提出了關於將嬰兒發展融入其更廣泛的家庭、社會和文化環境以及潛在干預途徑的全面建議。

核心嬰幼兒心理健康能力

能夠保持“嬰幼兒心理健康思維框架”是從業人員所需的首要嬰幼兒心理健康技能。這指的是與父母和新生兒一起工作的員工能夠保持不僅是父母的視角,而且是嬰兒的視角,利用觀察來設想非語言兒童的體驗,並在實踐中保持反思。

從業人員必須能夠關注親子關係作為一個動態系統,並根據嬰兒、父母和家庭的優勢、劣勢和更廣泛的社會環境靈活地運用療法。

為什麼嬰兒期如此重要?

看起來很奇怪的是,“通常的嬰兒期遺忘症”時期(發生在三歲之前的經歷)可能在後來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之前的假設是,因為孩子不記得這段時間,所以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一定不重要。然而,資料表明,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對神經解剖和代謝過程以及社會和情緒能力具有很大的預測價值。

也有證據表明,早期接觸不良的養育會導致異常的晝夜皮質醇節律,在受虐待的兒童中,通常的早晨峰值和睡前低谷被扁平化。這種皮質醇分泌模式的減弱在後來的精神病患者和藥物濫用者中可見。

什麼導致良好的嬰幼兒心理健康?

當然,依戀理論提供了對促進嬰幼兒心理健康的最基本理解,因為正是在穩定的照顧關係中,嬰兒和兒童才學習到他們被愛以及如何重視他人。孩子們可以在這個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和發展以發揮他們的全部潛能。嬰兒無法調節他們的喚醒水平,當過度喚醒時必須依靠成人來緩解他們的焦慮或痛苦,並在他們睏倦或喚醒不足時刺激他們。

只有當嬰兒主動關注時,社會聯絡和學習才有可能發生。當孩子的喚醒水平得到適當的安撫和刺激時,社會意識就開始了。當孩子遇到這種仔細校準的互動時,他們就會明白其他人是值得信賴的,並且願意提供幫助。那些情緒調節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嬰兒將難以理解自己的情緒,解讀他人的情緒並控制自己的行為。當喚醒水平保持在中等水平,既不過度刺激也不刺激不足時,學習和推理就會受到影響。

評估嬰幼兒心理健康

在描述或評估新生兒心理健康方面的一個明顯挑戰是缺乏精確和可預測的指標。根據發展性心理病理學的理論,語言發展、同伴互動、社會認知和母性敏感性都是後來良好功能的關鍵指標。即使指標像新生兒認知發展一樣強大,在這個早期階段也很難在正常範圍內進行區分。

早期的認知評估並不一定能預測隨後的認知表現,這是由於在這個發展時期可靠測量方面的侷限性。較不精確的指標,如幸福感,將依賴於對中間指標的發現,例如嬰兒-照顧者互動的特徵。

虐待和童年逆境經歷研究

幼兒心理健康為未來的關係、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奠定了基礎。接觸早期逆境的兒童,特別是那些與人際關係和互動相關的兒童,可能會遭受發展後果。事實上,童年逆境經歷(ACE)研究發現,童年創傷和創傷應激水平與後來生活中不良的身體、心理和行為後果之間存在顯著的、分級的關聯。

ACE 研究的核心思想是,童年早期的壓力或創傷事件可能會導致社會情緒和認知問題。童年創傷會擾亂神經發育,並可能影響大腦的形狀和功能。例如,恐懼可能是由父母暴力或持續缺乏回應性照顧引起的。研究得出結論,嬰兒期和童年時期的恐懼對兒童發展具有累積效應。當受到虐待時,兒童會學習適應他們的環境和他們所獲得的照顧。

使孩子適應虐待可能會使他們的跡象和行為難以理解。儘管孩子們會獲得應對技能來幫助他們忍受創傷,但這些努力可能會干擾許多發展領域。重要發展事件的匱乏導致維持重要的、不成熟的行為反應。它使幼兒容易出現逃跑、驚恐或凍結反應,所有這些都會導致發展紊亂。

促進和預防

透過促進和預防來鼓勵健康的心理健康和社會情緒健康。具有家庭支援的幼兒保育和教育專案可以成功地促進嬰兒的心理健康並預防 IMH 問題。嬰兒和幼兒面臨常見的生長障礙,例如分離焦慮、陌生人焦慮、自主性問題、情緒管理、如廁訓練、同伴衝突等等。

幼兒保育和教育專業人員在與家庭合作以提高新生兒和幼兒福祉的同時,為孩子和家庭提供情感和資源支援。早期兒童專案,例如“早期啟蒙計劃”(Early Head Start)以及中心和家庭的兒童保育,對於促進嬰兒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此外,家訪專案和與健康相關的專案,例如婦女、嬰兒和兒童專案 (WIC) 和兒童健康檢查,可以強調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 協助和促進親子關係

  • 欣賞和認可典型兒童發展和每個孩子的獨特氣質

  • 推廣積極行為支援策略

  • 努力減少家庭壓力,並協助兒童心理健康促進。

結論

早期接觸不良的養育在神經解剖和代謝過程以及社會和情緒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預測價值。來自機構兒童的早期資料揭示了社會和情緒發展中廣泛的耐受性界限。

依戀理論提供了對促進嬰幼兒心理健康的最基本理解。由於缺乏精確和可預測的指標,評估嬰幼兒心理健康是複雜的。

更新於:2023年5月10日

瀏覽量 110

啟動您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