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民主與IMF危機
引言
1997年12月的IMF危機仍深深銘刻在韓國人民的記憶中。這對韓國來說是一個沉重打擊,因為它此前一直是繁榮的經濟體,至少在IMF危機之前的十五年裡從未經歷過重大衰退。根本原因在於金融和企業部門的結構性問題。1997年下半年,隨著外國投資者開始減少對韓國的投資,資本流入逆轉,問題開始在韓國顯現。
IMF成員資格
1955年8月13日,韓國加入IMF。兩國最初的關係穩定,韓國向IMF配額貢獻了約85.82億美元特別提款權。這佔IMF總資金的1.81%。目前,韓國在IMF擁有87292票,約佔總數的1.7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9年繼續與韓國合作,支援能力建設。最近,一個IMF團隊前往首爾,專門討論韓國的財政政策,以幫助短期和中期增長。
亞洲金融危機
在朝鮮戰爭(1953年)之後,韓國經濟持續增長了很長時間。韓國是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的最後幾個國家之一。韓國貨幣韓元的價值下跌,在該國引發了巨大的投資恐慌。這最終導致了財閥的破產。財閥借了鉅額債務用於個人專案。
1997年11月,IMF的經濟學家被派往韓國,討論該國的“救助計劃”。這個“救助計劃”價值600億美元,此外,它還包含一些有助於恢復韓國經濟的條件和條款。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其他成員國也解決了這個問題。結構性條款要求提高匯率的靈活性,取消一些經濟特徵,加強貨幣政策,增加外國參與者的活動,穩定外匯市場,貿易自由化等等。
金融安全網
這些政策對韓國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許多人負債累累,失業。需要一個安全網來避免未來的金融危機。而這正是它所做的。此外,自1997年危機以來,韓國一直避免向IMF借款。與其他亞洲國家的安全網使韓國受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其報告中指出,自1997年以來,韓國的儲備增加了許多倍。
此外,韓國還加入了清邁倡議的具體化,這被視為東南亞國家之間的一項協議,允許使用每個國家的儲備來穩定該地區在緊急情況下的經濟。這也充當安全網。
近期預測和結果
近年來,可以說韓國的短期增長較少。國內生產總值在2018年下降到2.7%之前一直保持在3%以上。2022年也為2.7%。增長放緩導致外國出口和投資以及勞動力生產率下降。預計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在隨後幾年放緩,2023年和2024年略低於2%。這可能會導致私人消費和投資的勢頭減弱。然而,預計到2026年將升至4.39%。
勞動力市場二元性
韓國有兩種型別的勞動力,因此使用“勞動力市場二元性”這一術語。這種雙層制度中的第一類勞動力是“正式員工”,第二類是“非正式員工”。
正式員工階層:這裡的員工可以獲得更好的社會福利以及更高的工資。
非正式員工階層:這裡的員工工資低,社會福利和工作保障很少或沒有。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工作時間的差異。第二階層出人意料地保持穩定和一致。它僅在1989年至2016年之間波動,而且僅約25-35%。婦女、兒童和老年人是影響這兩個階層平衡的主要參與者。原因是他們的失業、兼職工作和臨時工工作。
結論
自始以來,韓國在經濟方面一直表現強勁。在朝鮮戰爭結束後的幾十年裡,韓國一直保持繁榮,GDP不斷上升。然而,直到一場重大的經濟危機爆發。1997年的危機或IMF危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韓國和韓國民主。整個經濟結構形式都必須改變,從那時起,韓國對其經濟決策一直謹慎小心。學者認為,這場危機之所以惡化,僅僅是因為韓國民主未能及時解決問題。然而,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對此的爭論仍然存在。
常見問題
Q1. 韓國在1997年後是否面臨過另一次危機?
A1. 是的,韓國在2008年面臨另一次金融危機。導致韓國經濟收縮了5.1%。這可能是由於廉價信貸和寬鬆的貸款標準造成的。
Q2. 韓國是如何從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的?
A2. 貨幣政策在韓國從金融危機中復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他因素,如創造新的資金來源、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以及債務重組也很重要。
Q3. 金融危機是否影響了其他國家?
A3. 亞洲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包括韓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