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容:Cp 和 Cv 之間的關係
介紹
熱容或熱容量是指改變物體溫度 1 個單位所需的熱量。熱容是材料的內在屬性,也可以描述為系統吸收熱量與溫度變化的比率。
定義熱容
當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升高;當釋放熱量時,溫度下降。物體的溫度衡量的是構成該物體的組分的總動能。當物體吸收熱量時,它會轉化為粒子組分的動能,導致溫度升高。因此,溫度變化與熱傳遞成正比。
使 1 摩爾任何物質的溫度發生 ΔT 變化所需的熱量 Q 由公式 Q=mCΔT 表示。這裡的常數 C 稱為物體的摩爾熱容。因此,任何物體的摩爾熱容被定義為使 1 摩爾該物體的溫度改變 1 個單位所需的熱能。它取決於系統的型別、大小和組成。
什麼是熱容 C、Cp 和 Cv?
比熱容 (C)
任何材料的比熱容被定義為“使單位質量的材料溫度改變 1 度所需的熱量”。
Q=mCΔT
因此,比熱容 C=Q/mΔT
它的單位是焦耳每開爾文千克,或 J/(KgK)

恆壓 (Cp)
摩爾恆壓熱容或 Cp 定義為在恆定壓力下,單位質量的材料在溫度發生變化時產生的或吸收的熱能。
在持續壓力下,δQ=dU+PdV(等壓過程)
Cp 可以表示為 -
$$\mathrm{Cp=[dH/dT]p}$$
其中
Cp 表示恆壓比熱。
dH 表示焓變。
dT 表示溫度變化。
恆容 (Cv)
摩爾恆容熱容縮寫為 Cv,是指在恆定體積下,物體在溫度發生微小變化時,每單位質量釋放/吸收的熱量。
在恆定體積下,dV=0,δQ=dU(等容過程)
Cv 可以寫成 -
$$\mathrm{Cv=[dU/dT]v}$$
其中,
Cv 是恆定體積下的比熱,而 dU 是系統內能的微小變化。
Cp 和 Cv 之間的關係
熱力學第一定律指出
Q=nCmΔT......(1)
方程 1 在恆定壓力 P 下變為
$$\mathrm{qP=nCpΔT}$$
此值等於焓變,即
qP=nCpΔT=ΔH......(2)
類似地,在恆定體積 V 下,
$$\mathrm{qV=nCvΔT}$$
此值等於內能的變化,即
qV=nCvΔT=ΔU......(3)
1 摩爾 (n=1) 理想氣體,
$$\mathrm{ΔH=ΔU+Δ(PV)}$$
$$\mathrm{ΔH=ΔU+Δ(RT)}$$
重新排列前面的方程得到
$$\mathrm{ΔH=ΔU+RΔT}$$
因此,ΔH=ΔU+RΔT
在前面的方程中,從方程 (2) 和 (3) 中代入 ΔH 和 ΔU 的值。(1),
$$\mathrm{nCpΔT=nCvΔT+RΔT}$$
對於 (n=1),上述方程可以表示為 -
$$\mathrm{CpΔT=CvΔT+RΔT}$$
使用 ΔT 作為公因子,然後
$$\mathrm{Cp×ΔT=(Cv+R)ΔT}$$
透過從兩邊去除 ΔT,
$$\mathrm{Cp=Cv+R}$$
$$\mathrm{Cp-Cv=R}$$
為什麼 Cp 大於 Cv?
Cp 和 Cv 表示理想氣體的比熱。它們表示使單位質量的溫度升高 1 度所需的熱量。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
$$\mathrm{ΔQ=ΔU+ΔW}$$
其中,
ΔQ 是輸入物體的熱量,U 是內能的變化,W 是所做的功。
在恆定壓力下,吸收的熱量不僅用於提高內能,還用於做功。在恆定體積下,吸收的熱量僅用於提高內能,而不做任何功,因為(對於封閉系統)
$$\mathrm{W=PΔV}$$
其中 W 是完成的功。這裡,
$$\mathrm{ΔV=0}$$
(封閉系統也是恆定體積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恆壓比熱大於恆定體積下的比熱,即
$$\mathrm{Cp>Cv }$$
結論
摩爾熱容的 SI 單位是焦耳每開爾文摩爾 (J/Kmol),通常稱為 JK-1 mol-1。量熱計是測量熱量的工具。由於熱量是在恆定壓力下傳遞的,因此恆壓摩爾熱容 Cp 總是大於恆定體積摩爾熱容 Cv。熱膨脹是指物體尺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現象。
常見問題
1.如何利用給定材料的比熱容計算熱容?
Q=mCΔT
2.在國際單位制 (SI) 中,比熱容和熱容分別是什麼單位?
熱容和比熱容的 SI 單位分別是焦耳每開爾文 (J/K) 和焦耳每千克開爾文 (J/KgK)。
3.如果我們有 3.5 千克的水。如果水的比熱為 4180 J/Kg0C,則水的熱容是多少?
$$\mathrm{c = 4180 \frac{J}{Kg}^\circ C}$$
m = 3.5 kg
$$\mathrm{Q=mC}$$
= 3.5×4180
$$\mathrm{= 14630 \frac{J}{^\circ C}}$$
4.一塊 600 克的銅塊在 300C 到 800C 的溫度範圍內被加熱。如果銅的比熱為 0.385 J/g0C,則計算加熱銅所需的能量。
$$\mathrm{c = 0.385 \frac{J}{g}^\circ C}$$
$$\mathrm{ΔT = (80–30)^\circ C= 50^\circ C}$$
我們知道,Q=mCΔT
= 600 × 0.385 × 50
= 11550 J
5.一個重 35 克的金屬球在 $\mathrm{100^\circ C}$ 的溫度下用 2000 J 的能量加熱。確定金屬球的比熱。
m = 35 gm
$$\mathrm{ΔT = 100^\circ C}$$
Q = 2000 J
將這些值代入 Q=mCΔT
$$\mathrm{2000 J = (35 g) c (100^\circ C)}$$
$$\mathrm{2000 J = (3500g^\circ C) c}$$
兩邊都除以 3500 g0C
$$\mathrm{2000 J/ 3500^\circ C= c}$$
$$\mathrm{c = 0.571 \frac{J}{g}^\circ C}$$
6.比熱容和熱容有什麼區別?
比熱容和熱容在幾個方面有所不同。主要區別在於比熱容不依賴於材料的質量,而熱容則依賴於材料的質量。
7.130 克鐵的比熱為 $\mathrm{0.45 J/g^\circ C}$。鐵製品在 $\mathrm{100^\circ C\: 到\: 500^\circ C}$ 的溫度範圍內被加熱。確定所需的熱能。
質量 (m) = 130 g
鐵的比熱 (C) = $\mathrm{0.45\frac{J}{g}^\circ C}$
溫度變化 (ΔT) = 500 – 100 = 4000C
$$\mathrm{Q=mCΔT}$$
$$\mathrm{Q = 130g × 0.45\frac{J}{g}^\circ C × 400^\circ C}$$
Q = 23400 J
因此,130 克鐵的熱容為 2340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