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警察/壞警察策略
好警察/壞警察是一種經典的審訊技巧,執法人員用它來從嫌疑人那裡獲取資訊或供詞。這種技巧涉及兩名警官,一人扮演“好警察”的角色,另一人扮演“壞警察”的角色。“好警察”友好、富有同情心,並試圖與嫌疑人建立融洽的關係。“好警察”可能會為嫌疑人提供食物、水或其他舒適條件,甚至可能同情嫌疑人的處境。“好警察”的目標是讓嫌疑人感到舒適並建立信任感。

好警察/壞警察模型
被稱為“好警察/壞警察”的分配式談判技巧,結合了提供的獎勵和懲罰來影響目標採取所需行動。為了增強目標的壓力並鼓勵合作,它是被稱為“情感對比策略”的一系列社會影響技巧的子集,其中兩個參與者使用相反的提問技巧。
通常的模式是一個“警察”表現得咄咄逼人、充滿敵意,並反覆威脅目標,如果他們不認罪或不提供所需資訊。另一個則採取非威脅性、友善和富有同情心的姿態,因此被稱為“好警察/壞警察”。只有透過“認罪”,目標才能停止情緒上的過山車。根據 Susan Brodt 和 Marla Tuchinsky 的說法,目標是改變目標對沖突情況的認知,以便個人接受團隊的提議。
“好警察”的同情心的目標是贏得目標的信任,以便目標會感到舒適地認罪。“好警察”的資訊中隱含的威脅是:如果你不聽我的,你會被交給那個邪惡的警官。這種策略是基於這樣一個前提:無論他們是否認罪,目標都將因所指控的罪行而受到懲罰。擺在談判桌上的不是自由或無罪釋放,而是減刑。這種方法可以用多種方式使用。
好警察/壞警察技巧的心理學基礎
好警察/壞警察技巧透過利用人類心理而奏效。作為社會生物,我們天生就渴望取悅權威人物,並與那些對我們友善的人建立聯絡。“好警察”利用這一點表現得友好和富有同情心。他們建立個人聯絡,贏得你的信任,讓你感覺他們站在你這邊。你向他們敞開心扉,分享你通常不會分享的細節。相反,“壞警察”咄咄逼人且具有對抗性。
他們批評和恐嚇你,提高你的壓力水平。你渴望取悅“好警察”以逃避“壞警察”的怒火。這種胡蘿蔔加大棒的組合非常有效。“好警察”的溫暖使他們的要求顯得合理,而“壞警察”的侵略性使你想要儘快服從。你提供資訊或供詞,相信“好警察”會保護你。
扮演角色:如何扮演好警察和壞警察
為了有效地扮演好警察和壞警察的角色,你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對於好警察,要友好和富有同情心。進行眼神交流,用溫和、富有同情心的語氣說話,並表示關心受試者的福祉。作為壞警察,要咄咄逼人且具有恐嚇性。大聲喊叫,皺眉,並將拳頭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走到嫌疑人面前,不要退縮。關鍵是要無縫地切換角色。
從壞警察開始,嚇唬受試者,然後讓好警察介入,將他們從壞警察的怒火中“拯救”出來。好警察提供善意和出路,誘使受試者產生虛假的安全感。然後壞警察再次出現,更加憤怒,以將受試者再次嚇服。
有效性和倫理問題
好警察/壞警察審訊技巧已在媒體上廣為流傳,但它在實踐中到底有多有效?雖然它的目標是透過利用嫌疑人的情緒來獲得供詞,但這方法引發了一些倫理問題。
有效性 − 好警察/壞警察策略旨在讓嫌疑人感覺“好警察”站在他們這邊,這樣他們就會坦白並分享資訊。然後,壞警察嚇唬嫌疑人,讓他們認為如果他們不合作,情況會變得更糟。一些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可以在某些情況下增加獲得供詞的機會。
倫理問題 − 除了虛假供詞的風險外,好警察/壞警察技巧還引發了關於操縱和欺騙的倫理問題。故意利用他人的情緒和恐懼來獲取他們可能不會自願披露的資訊,被許多人視為不道德的行為。
流行文化中的例子:電影和電視中的好警察/壞警察
好警察/壞警察審訊在電影和電視中已變得無處不在。一個咄咄逼人的審訊者與一個更富有同情心的審訊者相結合的經典比喻,是一種戲劇性的手段,用於增強緊張感和衝突。
法律與秩序 − 在長期播出的犯罪劇《法律與秩序》中,偵探 Lennie Briscoe 和 Ed Green 在審問嫌疑人時經常採用好警察/壞警察的策略。Briscoe 通常扮演壞警察,咄咄逼人地用指控和證據來面對嫌疑人。
火線 − 廣受好評的電視劇《火線》以其在描繪警察調查時的嚴酷現實而聞名。像 Jimmy McNulty 和 Bunk Moreland 這樣的偵探經常使用好警察/壞警察等操縱性審訊技巧。
其他例子 − 好警察/壞警察已經成為一個如此容易辨認的比喻,以至於它在許多電視節目和電影中都被戲仿過。令人難忘的例子包括《布魯克林九九》中的 Jake 和 Holt,以及《靈通人士》中審問 Shawn 和 Gus 的警察。壞警察的過度侵略與好警察笨拙的同情嘗試相結合,創造出一些喜劇性的時刻,嘲諷了這種老套的審訊技巧。
好警察/壞警察方法的替代方案和改進
可以透過以下小標題來理解:
開放式提問
審訊人員可以採用輕鬆的節奏,使用開放式提問,而不是快速提問。提出廣泛的開放式問題,讓嫌疑人有機會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出更長、更詳細的答案。
訴諸情感
審訊人員可以訴諸嫌疑人的情感來建立融洽的關係並鼓勵合作,而不是僅僅依靠恐嚇。與嫌疑人建立個人聯絡並對其處境表示同情,可以成為咄咄逼人審訊策略的有效替代方案。
提供獎勵
提供合作獎勵,例如減少指控或判刑,可以激勵嫌疑人自願披露資訊,而無需操縱或威脅。雖然獎勵可能需要檢察官的批准,但它們可以成為贏得嫌疑人信任和合作的道德方式。
專注於傾聽
另一種方法是讓審訊人員專注於傾聽嫌疑人的說法並理解他們的觀點,而不是主導談話。透過讓嫌疑人有機會自由地講述他們的事情,審訊人員可能會獲得有用的見解並建立融洽的關係。
建立融洽的關係
任何成功的審訊都需要與嫌疑人建立融洽的關係和信任。審訊人員應該專注於尊重和尊重嫌疑人,而不是依賴於操縱性的技巧。保持真誠、富有同情心的態度,並找到共同點,可以將審訊轉變為建設性的對話,讓嫌疑人感到舒適地自願披露資訊。

結論
對好警察/壞警察技巧進行了分解和分析。雖然這種審訊方法在媒體和文化中廣為流傳,但在現實世界的應用中確實存在一些令人擔憂的倫理問題,這一點必須考慮。最有效的審訊往往是那些依賴於建立融洽的關係和信任,而不是恐懼或操縱的審訊。如果執法部門過於依賴咄咄逼人或欺騙性的策略,可能會損害社群信任和司法系統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