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太網電纜的型別
以下是各種型別的乙太網電纜:
10Base5
IEEE 802.3中定義的第一個標準是10Base5。它是一種粗纜乙太網或Thicknet。它是一種採用基帶訊號的匯流排拓撲區域網。資料速率為10 Mbps,最大允許段長度為500米。匯流排總長度不應超過2500米,即每個500米長的段,最多隻能使用五個段。每個站點與其相鄰站點之間應間隔2.5米,即每個段最多允許200個站點,總計最多1000個站點。
10Base2
IEEE 802.3中定義的第二個實現是10Base2,也稱為細纜乙太網,以及廉價網等。它提供了一種比10Base5乙太網更便宜的替代方案,資料速率相同,即10 Mbps。它使用細同軸電纜,段長比粗纜的500米短,只有185米。
10BaseT
10BaseT是IEEE 802.3中定義的最流行的乙太網標準。它也稱為雙絞線乙太網。它用於星型拓撲區域網,使用非遮蔽雙絞線(UTP)電纜代替同軸電纜。它支援10 Mbps的資料速率和最多100米電纜長度。智慧集線器用於以星型網路格式連線工作站。
在10BaseT網路中連線工作站使用的電纜和聯結器包括:
- 智慧集線器
- 四對或八線非遮蔽雙絞線電纜
- RJ-45插孔
- 網路介面卡
下圖顯示了具有所有這些的10BaseT拓撲結構。
1Base5
1Base5乙太網也是一個基於星型拓撲的區域網,它使用集線器以星型拓撲連線所有工作站。它也稱為星型區域網,是AT&T的產品。它的資料速率很低,只有1 Mbps,這就是它使用最少的原因。它允許每個段的最大電纜長度為500米。
下圖顯示了1Base5乙太網。
100BaseT乙太網
100BaseT乙太網是最初新增到IEEE 802.3標準的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基帶規範。它也稱為快速乙太網。它以100 Mbps的資料速率執行,並使用雙絞線電纜(UTP)和中央集線器或交換機。
交換式乙太網
集線器乙太網的主要問題在於,它將傳輸到集線器的每個主機的資料或幀都發送到連線到集線器的所有其他主機。下圖顯示了一個使用集線器和六個主機A1到A6的乙太網。
在任何時刻,主機A1向主機A4傳輸一個幀,集線器會將該幀傳送到所有主機,即A2到A6。因此,所有電纜都會立即繁忙,一個用於出站幀,其餘用於入站幀。因此,一次傳輸使用10 Mbps的總容量,因為如果一個站點正在傳輸,則其他站點都不能傳輸,因為其餘站點正在接收。
千兆乙太網
千兆乙太網的資料速率為1000 Mbps或1 Gbps。其中的MAC層訪問方法保持不變,衝突域減小了。它使用光纖。它們的編碼方法也發生了變化。1000BaseSX和1000BaseLX使用光纖,而1000BaseCX使用STP,1000BaseT使用UTP。
下圖顯示了一個千兆乙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