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權要素


發明人被授予從起草專利申請之日起開始的 20 年官方權利。除非由專利權人授予,否則此類權利在法律上禁止任何人制造、使用或銷售該發明。當創新被構思並實現時,它就被創造出來了。構思是在創造者的心中形成對整個創新的特定感知。能夠表明該概念傾向於發揮作用,因此專利申請教育該特定領域內的公眾如何創造和利用該發明,這被稱為實施。並非所有創新都可以獲得專利。一項發明必須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和非顯而易見性才能獲得專利。

專利權要素的含義

專利權要素是指一項發明獲得專利資格的基本標準。這些標準包括髮明必須具有新穎性、非顯而易見性和實用性。此外,發明必須在專利申請中得到充分和清晰的描述,並且必須將其分類到相應的發明類別(例如機器、製造、物質組成或方法)。

專利權因司法管轄區而異。“1970 年印度專利法”是管理該國專利權的法律。1970 年的印度專利法賦予創造者暫時使用其發明的合法權利。通常,專利權人被授予 20 年的時間,但在創新涉及食品、藥物或藥品製造的情況下,時間限制為自專利之日起 7 年。要進行註冊,必須完成法律程式。許多律師透過為發明人提供最佳、最準確的資訊來支援他們註冊專利。在印度,專利註冊的要求可以單獨或聯合提出。如果發明人去世,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表其進行。申請表必須附帶所有必要的支援檔案。申請人只有在經過驗證後才能收到註冊證書。

因此,結果,為了能夠獲得專利,一項發明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 它必須與一種製造方法有關。

  • 製造方法應具有新穎性。

  • 它應該是創造性努力的結果。

  • 它應該是有用的。

  • 它不應違反法律或道德。

專利權要素

1970 年印度專利法第 3 條和第 4 條具體列出了印度哪些內容可以獲得專利,其中包含專利要素。1970 年印度專利法將創新定義為“一種新穎的產品或技術,包含創新步驟並能夠進行工業應用”。可獲得專利的發明是受專利法保護的發明。

在印度,以下標準規定了哪些內容可以獲得專利

新穎性或新穎程度

除了完全新穎的產品或物品外,發明還必須產生相關資訊和新方法。它必須與當前瞭解的所有內容有所區別。其次,此類創新以前從未公開發表過。另一方面,一個具有某些獨特特徵的簡單發現並不構成創新。在Bishwanath Prasad Radhey Shyam訴Hindustan Metal Industries案件中,為了授予專利權,創新和實用性這兩個標準必須得到滿足。在Gopal Glass Works Ltd.訴專利助理審查員(2005 年)案件中,法院裁定,一項發明必須新穎且獨特才能獲得專利。新穎性本身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標準。該產品或發明還必須足夠有用且獨特。

非顯而易見性或創造性步驟

創造者或創新者必須採用自己創造性和原創的想法來設計產品。發明應該是那種在正常情況下,相同領域的專家不會預料到的東西。但請記住,某人提供的技術解決方案不應被視為具有創新性。

工業應用

頒發專利證書是為了確保和保證發明人可以自由地使用和獲利其發明,而無需擔心競爭。但是,發明必須有用並具有工業應用是強制性的。

不可專利的發明

根據 1970 年印度專利法第 3 條和第 4 條,以下為不可專利的發明

  • 違反公共道德或對人類、動物或植物生命構成重大危害的創新。

  • 毫無價值或欺詐性的發明。

  • 發現抽象的科學思想或假設。

  • 僅僅發現一種新的化學物質。

  • 現有資訊或裝置的簡單佈置、重新佈置或複製構成創新。

  • 農業或園藝方法

  • 對人類、動物或植物進行的任何醫療、治療、外科、診斷或治療程式。

  • 數學、商業或演算法方法。

  • 任何文學、戲劇或藝術作品。

  • 任何資訊或程式演示。

  • 透過複製常規知識而產生的創新。

結論

專利是一種財產權。因此,它只能在授予其的國家使用。專利是一種財產權。因此,它只能在授予其的國家使用。因此,針對侵犯或違反專利權的任何法律訴訟僅限於該國。實施專利法的首要目標是鼓勵創新者透過賦予他們對自身想法的獨佔權來更多地為其職業做出貢獻。專利是授予發明人一項特權,用於創造任何新穎、有用、非顯而易見的技術、機器、製造產品或物質組成。

常見問題

Q1. 印度的專利權要素是什麼?

答:以下為印度主要的專利權要素

  • 它應該是獨特的。

  • 它必須包含創造性步驟或是非顯而易見的。

  • 它應該具有工業適用性。

  • 它不應受 1970 年專利法第 3 條和第 4 條的約束。

Q2. 專利權是什麼意思?

答:如果一項發明符合獲得專利適用的法律標準,則在國家或國際法律體系的框架內,該發明是可獲得專利的。相應地,專利權是指為了使專利被視為合法而必須滿足的實質性要求。

Q3. 專利權標準是什麼?

答:為了獲得專利,一項發明必須在法律意義上是“新的”。如果一項發明被先前技術所預測,而先前技術已在國內體系中由法律和判例法界定,則它缺乏獲得專利所需的新穎性。

Q4. 專利權的原則是什麼?

答:一般而言,專利權人有權阻止或禁止他人以經濟方式利用受保護的創新。換句話說,專利保護意味著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他人不得在商業上製造、使用、分銷、進口或銷售該創新。

更新時間: 2023 年 2 月 1 日

2K+ 次檢視

開啟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取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