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和RAW的區別
JPEG和RAW是兩種流行的數碼照片檔案格式。它們在影像質量、檔案大小和後期處理靈活性等方面有所不同。JPEG檔案格式廣泛用於儲存和交換數碼照片。RAW是一種用於數碼攝影的檔案型別,用於儲存來自相機影像感測器的原始、未處理的資料。
閱讀本文,瞭解更多關於JPEG和RAW以及它們之間區別的資訊。
什麼是JPEG?
JPEG(聯合影像專家組)檔案格式廣泛用於儲存和交換數碼照片。它是一種有失真壓縮格式,這意味著會移除一些影像資料以減小檔案大小。以下是JPEG的全面概述:
壓縮演算法 JPEG壓縮方法旨在減小檔案大小的同時保持影像質量。它透過利用人類視覺感知能力的侷限性來實現這一點。該演算法分析影像並應用多種方法來有效壓縮資料。
色度二次取樣 色度二次取樣是JPEG壓縮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利用了這樣一個事實:亮度(亮度)的差異比顏色(色度)的變化更容易被人眼感知。JPEG透過以比亮度通道更低的解析度對顏色通道進行取樣來壓縮顏色資訊。這在保持感知視覺質量的同時減小了檔案大小。
離散餘弦變換(DCT) JPEG使用離散餘弦變換將影像資料從空間域轉換為頻域。在這個變換中,影像被表示為一組頻率分量。DCT將影像分成頻帶,低頻分量表示一般的影像結構,高頻分量表示細微的細節。
量化 DCT之後,頻率分量被量化。透過將頻率值除以一系列量化表,量化降低了它們的精度。這些表決定了壓縮級別,並直接影響檔案大小和影像質量之間的權衡。更高的量化級別會產生更小的檔案大小,但會產生更明顯的偽影和細節丟失。
偽影和質量損失 由於壓縮過程的不可逆性,JPEG壓縮會產生偽影和質量損失。最常見的偽影包括塊狀效應、模糊、顏色偏移以及在銳利邊緣和高對比度區域周圍出現壓縮偽影。隨著壓縮設定的提高,這些偽影會變得更加明顯。
什麼是RAW?
RAW是數碼攝影中用於儲存來自相機影像感測器的原始、未處理資料的檔案型別。與在相機內進行處理和壓縮的JPEG檔案不同,RAW檔案保留了感測器捕獲的所有資訊,使攝影師能夠對最終影像進行完全靈活和控制。以下是RAW的額外解釋:
未處理的感測器資料 RAW檔案包含相機的原始感測器資料,這些資料未在相機內進行處理。這包括關於到達感測器上每個畫素(畫素)的光強度的資料,以及顏色和其他元資料。RAW檔案有效地充當數字底片,保留所有資料以進行後期處理。
無壓縮 RAW檔案通常是未壓縮的或無失真壓縮的,這意味著它們保留了所有原始影像資料而不會損失質量。與JPEG等壓縮格式相比,這會導致檔案大小更大。由於沒有壓縮,因此在整個捕獲過程中不會丟失任何影像細節。
更大的動態範圍 RAW檔案比JPEG檔案具有更大的動態範圍。感測器的動態範圍是指它可以捕獲的亮度級別範圍,從最暗的陰影到最亮的亮點。RAW檔案保留了場景的整個動態範圍,允許攝影師在後期處理過程中從陰影和高光中恢復資訊。
色彩深度 與JPEG檔案相比,RAW檔案通常具有更豐富的色彩深度。“色彩深度”是指用於表示每個顏色通道的位數。JPEG通常每個通道使用8位,每個通道允許256個強度級別。RAW檔案可以具有更高的位深,例如每個通道12、14或16位,這提供了更廣泛的顏色資訊範圍和更大的後期處理修改靈活性。
JPEG和RAW的區別
下表突出顯示了JPEG和RAW的主要區別:
特性 |
JPEG |
RAW |
---|---|---|
壓縮 |
有失真壓縮 |
未壓縮或無失真壓縮 |
影像質量 |
有失真壓縮,影像質量降低 |
未壓縮,影像質量優越 |
檔案大小 |
小 |
大 |
後期處理 |
靈活性有限,相機內處理 |
靈活性強,原始感測器資料 |
工作流程 |
即用型,編輯最少 |
需要處理和編輯軟體 |
動態範圍 |
有限 |
更大 |
編輯靈活性 |
有限 |
廣泛的 |
色彩深度 |
每通道8位 |
更高的位深,更多顏色資訊 |
常見應用 |
日常攝影,快速分享 |
專業攝影,美術作品 |
噪點和偽影 |
更容易察覺 |
不太容易察覺 |
結論
總之,JPEG檔案由於其檔案小巧且修改要求最低,因此使用方便,適合快速分享或列印。RAW檔案提供更高的影像質量和更好的後期處理靈活性,通常由需要對最終輸出進行完全控制的專業攝影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