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與傳染期的區別


潛伏期和傳染期都是流行病學中用來描述傳染病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階段的術語。這些時間間隔會因人而異,對疾病的傳播影響很大。衛生和政府領域的專業人員會注意到這些時間,以確保公眾的福祉。準確瞭解這些時間對於確定接觸者需要隔離多久至關重要。

什麼是潛伏期?

我們的英語術語“潛伏期”源於拉丁語“incubatio”,意思是“孵化”。在生物學中,潛伏期是指某個發育階段所需的時間。例如,它是雞卵孵化所需的時間。

在醫學上,潛伏期是指從接觸病原體(可能導致疾病的生物製劑)到出現症狀之間的時間。持續時間可能從幾小時到幾個月甚至幾年(例如狂犬病)。例如,醫生會追蹤患者在感染病毒後出現症狀所需的時間。

雖然現在沒有症狀,但在這一階段,某些實驗室檢測可以發現病原體的改變。例如,即使是與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患者接觸的無症狀者也在接受病毒檢測。

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稱,COVID-19的典型潛伏期為5至6天。可以肯定的是,它可能長達14天(2020年)。因此,需要14天的隔離期。

什麼是傳染期?

“傳染性”的拉丁詞根是communicare,意思是“分享”。傳染期是指感染性病原體可以從受感染的人或動物傳播給他人的時間段。傳播可能是直接的(透過物體),也可能是間接的(透過身體接觸)(例如空氣中的飛沫)。

例如,COVID-19可以透過呼吸道飛沫、直接身體接觸或接觸受汙染的表面從感染者傳播到未感染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實無症狀傳播的案例。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可能發生;可能性仍然存在(WHO,2020年)。

區別:潛伏期和傳染期

下表重點介紹了潛伏期和傳染期的主要區別:

特徵

潛伏期

傳染期

詞源

“潛伏期”來自拉丁語“incubatio”,意思是“孵化”。

“傳染性”來自拉丁語“communicare”,意思是“分享”。

定義

在生物學中,潛伏期是指某個發育過程所需的時間。

在醫學上,潛伏期是指從接觸病原體到出現某種疾病的第一個症狀之間的時間。

傳染期是指感染性病原體可能從感染者或動物傳播給他人的時間;這時該病被稱為具有傳染性。

COVID-19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的資料,COVID-19的潛伏期平均為5至6天。但是,它可能長達14天。

關於其傳染期,它可能在有症狀和無症狀的個體之間傳播。因此,規定的隔離時間為14天。

結論

疾病的潛伏期始於接觸病原體之時,結束於症狀首次出現之時;而疾病的傳染期是該疾病可能從一人傳給另一人之時。

更新於:2023年4月26日

瀏覽量:143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