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勢 (EMF) 與磁動勢 (MMF) 的區別


在磁路中,磁動勢 (MMF) 與電路中的電動勢 (EMF) 相似。MMF 是驅動磁通量穿過磁芯的因素,而電動勢 EMF 是驅動電路中電荷(或電子)流動的因素。

什麼是電動勢 (EMF)?

能量源(如發電機、電池等)給予單位電荷的總能量稱為該能量源的電動勢 (EMF)。雖然電動勢名稱中包含“勢”,但從技術上講,EMF 不是力,而是能量源給予單位電荷的能量。

在電路中,如果 W 是所做的功,Q 是總電荷,則電路中的 EMF 由下式給出:

$$\mathrm{EMF\mathit{\, \mathrm{=}\, \frac{W }{Q}}}$$

因此,EMF 也可以定義為使單位電荷繞電路一週所做的功。

電動勢或 EMF 的單位是伏特,其中 1 伏特等於 1 焦耳每庫侖。EMF 是電路中負責在兩點之間產生電位差,從而導致電流流動的因素。

什麼是磁動勢 (MMF)?

磁動勢是磁路中負責建立電路中磁通量的因素。磁動勢或 MMF 定義為在磁路中使單位磁極繞磁路一週所做的功。

基本上,MMF 是趨於在磁路中建立磁通量的磁壓力。數學上,磁動勢定義為電流和線圈匝數的乘積,即:

$$\mathrm{MMF\mathit{\, \mathrm{=}\, I\cdot N}}$$

其中,“I”是流過“N”匝線圈的電流。MMF 的單位是安·匝 (AT)安培匝數

EMF 和 MMF 的區別

下表重點介紹了電動勢和磁動勢的關鍵區別:

引數電動勢磁動勢
縮寫電動勢的縮寫是 EMF。磁動勢的縮寫是 MMF。
定義能量源給予單位電荷繞電路一週移動的總能量稱為電動勢或 EMF。使單位磁極繞磁路一週所做的總功稱為磁動勢或 MMF。
存在電動勢存在於電路中。磁動勢存在於磁路中。
測量單位EMF 的單位是伏特 (V)。MMF 的單位是安培匝數 (AT)。
功能在電路中,電動勢在兩點之間產生電位差,從而導致電流流動。在磁路中,磁動勢建立磁芯中的磁通量流動。
表示式電動勢由下式給出:$\mathrm{EMF\mathit{\, \mathrm{=}\, \frac{W }{Q}}}$
其中,“W”是所做的功,“Q”是電荷。
磁動勢由下式給出:
$\mathrm{MMF\mathit{\, \mathrm{=}\, I\cdot N}}$
其中,“N”是匝數,“I”是電流。
來源EMF 的來源是電池、發電機等。MMF 的來源是載流繞組。

結論

EMF 和 MMF 分別是分別在電路和磁路中做功的關鍵因素。EMF 和 MMF 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EMF 導致電路中電流流動,而 MMF 導致磁路中磁通量流動。

更新於:2022年6月30日

2000+ 次瀏覽

開啟您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