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與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奧地利神經學家,他發展了關於精神分析的革命性思想,鼓勵病人分享他們最深層的思想和情感。卡爾·榮格(1875-1961)是瑞士精神病學家,是弗洛伊德的同事,但後來偏離了弗洛伊德的一些概念,並形成了他對心理的理解。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爾·榮格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奠基人,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們對現代心理學和精神疾病的理解。然而,他們對心理和無意識概念的立場是不同的,他們在提出的理論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榮格的集體無意識概念與弗洛伊德的有什麼不同?
雖然榮格最初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同事,但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理論,即我們的生活經歷主導著我們的個性以及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觀點,即我們心中的一切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像一張白紙,僅僅由我們的經歷所定義。根據榮格的說法,這種觀點過於狹隘,他得出結論,當我們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時,“集體無意識”就存在於我們之中。弗洛伊德認為,個人經歷幫助我們成為我們自己,而在榮格看來,這些獨特的經歷增強了自我調節的人類心理。
弗洛伊德與榮格的區別
弗洛伊德和榮格最初一起發展了他們的理論。然而,兩人之間的一些重大差異導致了精神分析中出現了兩個學派。弗洛伊德密切觀察壓抑的情緒和人類行為。另一方面,榮格認為人類心理更加複雜,導致了以下關鍵領域的差異-
夢的象徵性解讀
研究和解讀一個人的夢是榮格和弗洛伊德進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兩人都同意夢對於檢查無意識思維至關重要,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夢表達了一個人最深切的願望。在睡眠期間,這些衝動在夢中表現出來,並且經常與某種形式的性慾有關。因此,能夠在更大程度上理解某人的想法和感受。然而,榮格不同意夢中呈現的一切都與壓抑的性慾有關,他認為弗洛伊德的觀點過於狹隘。
宗教和精神的作用
在弗洛伊德看來,心理學和科學研究應該獨立於宗教。他認為宗教是逃避生活殘酷現實的一種方式。弗洛伊德也不贊成超自然現象,即使它是許多不同文化傳統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榮格更支援宗教。他的觀點認為宗教是個人成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鼓勵對話並使個人能夠表達他們的問題。榮格將幾個宗教符號與他的原型理論聯絡起來。根據榮格的說法,原型是所有人類與生俱來的、共同的世界觀。
治療
弗洛伊德認為應該經常去看他的病人並進行定期隨訪。弗洛伊德每次會花大約45分鐘與病人交談,榮格認為這時間過長,並限制每週只進行兩次會談,每次持續大約一個小時。
榮格的實用方法對現代心理學家的技術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就治療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來說,它們更適用。此外,弗洛伊德研究的很大一部分圍繞著使用沙發。弗洛伊德認為,如果他的病人能夠舒適地躺下並避開心理學家,他們將更有可能敞開心扉談論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另一方面,榮格認為面對面的交流很重要。
移情
移情是弗洛伊德和榮格治療關係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他們將把想法、感受和願望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以分析某種情況定義為移情。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這種方法只能在等級制度的環境中有效。他敦促他的病人將其移情應用到他們與夢境和榜樣之間的關係中。榮格以非傳統的觀點對弗洛伊德關於移情的理論提出了質疑。他認為移情是兩個人透過在治療聯盟中合作傳遞他們的思想來相互理解的機會。
結論
在比較這兩位心理學家時,必須考慮到弗洛伊德和榮格之間的差異,並結合他們各自的個性。雖然兩人都為無意識概念的形成以及夢在理解和解釋心理問題中的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他們在所採用的方法上存在重要差異。關於弗洛伊德和榮格之間的爭論,他們的理論至今仍是當今許多心理治療技術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