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知多少


瀉藥常用於治療便秘,因為它們可以促進排便。一些瀉藥使糞便更容易排出,而另一些則向糞便中新增纖維使其變得更大體積。

便秘是一個常見的問題,這些輔助工具可以解決。大多數瀉藥可以在沒有醫生就診或特定處方的情況下購買。瀉藥有多種口服形式,包括液體、藥丸和膠囊。人們也可以透過直腸攝入,例如栓劑或灌腸劑。

雖然有些人每天需要上兩次或三次廁所,但其他人可能每週只上一次或兩次。典型的次數是無限的。腸道習慣的改變應該引起更多關注。

人們為什麼使用瀉藥?

如果飲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改變未能緩解便秘,或者如果患者患有可能會因用力排便而加重的疾病(如心絞痛),醫生可能會開出瀉藥。

在使用瀉藥之前,必須排除任何潛在的便秘原因,例如飲食中缺乏纖維。不同個體之間的腸道規律差異很大。因此,沒有每天排便並不意味著便秘。當一個人的排便頻率減慢到與其典型模式不一致的頻率時,就被認為是便秘。不建議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長期使用瀉藥,因為它們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如低鉀血癥)、脫水和腸道遲緩。

如果你有排便困難,首先嚐試改變你的生活習慣,例如多喝水、鍛鍊身體,以及多吃富含纖維的水果和蔬菜。

瀉藥型別

產生體積的瀉藥

例如異麥芽糊精和甲基纖維素,其作用類似於膳食纖維;它們使你的糞便保留更多水分,增加其體積,並促使你的腸道排出它們。

滲透性瀉藥

例如乳果糖和聚乙二醇會增加腸道水分含量並軟化糞便,使其更容易排出。

刺激性瀉藥

包括比沙可啶、番瀉葉和匹可硫酸鈉等藥物會刺激調節消化系統內壁肌肉的神經,並加速糞便的排出。

瀉藥和糞便軟化劑

花生油和十二烷基硫酸鈉為乾燥的糞便提供水分,使其更容易排出。

一些不太常用的其他瀉藥包括腸道清潔溶液、外周阿片受體拮抗劑、利那洛肽和普卡必利。

我應該服用哪種瀉藥?

瀉藥已經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了,但沒有可靠的資料支援關於其功效或不同品牌之間差異的說法。

大多數人應該先從產生體積的瀉藥開始,然後再嘗試其他任何東西,儘管這條規則有一些例外情況(見下文)。大多數人在 2-3 天內就能看到效果。如果產生體積的瀉藥不起作用,你可能需要滲透性瀉藥。如果你的糞便柔軟但仍然難以排出,可以同時使用刺激性瀉藥和產生體積的瀉藥。刺激性瀉藥通常需要 6-12 小時才能起作用,而滲透性瀉藥需要 2-3 天。如果你需要關於選擇瀉藥的建議,你應該諮詢醫生或藥劑師。如果患有便秘的你或你的孩子嘗試了幾種瀉藥後仍然沒有改善,那麼去看醫生至關重要。

如何使用瀉藥?

瀉藥存在各種劑型,其中最常見的是 -

  • 口服片劑或膠囊

  • 將粉末劑溶解在水中飲用的小袋

  • 栓劑是插入直腸後幾小時內釋放其內容物的膠囊。

  • 直接透過胃腸道攝入的物質

某些瀉藥是時間敏感的,應該在早上第一件事或睡前服用。閱讀附帶的患者資訊說明書,以確保你正確服用藥物。如果你仍然不確定如何服用你的處方藥,請諮詢你的藥劑師。

使用產生體積或滲透性瀉藥時,飲用足夠的水非常重要。這是因為使用這些瀉藥可能導致體液流失。切勿服用超過規定劑量的瀉藥,因為這樣做可能很危險,並可能導致不愉快的副作用。

利弊

瀉藥是有益的,因為它們很容易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獲得,而且通常耐受性良好且有效。某些瀉藥可以緩解某些藥物可能引起的便秘,它們還可以幫助人們避免可能造成傷害的用力排便行為。

以下是一些潛在的危害 -

  • 有些人使用瀉藥後會出現抽筋、腹脹和噁心。

  • 除了產生體積的瀉藥外,長期定期使用瀉藥可能會導致對瀉藥產生依賴,並可能掩蓋嚴重便秘的跡象。

  • 瀉藥會降低其他藥物的有效性。如果可能,在使用瀉藥和其他處方藥之間至少間隔兩小時。

  • 切勿服用瀉藥來減肥。濫用瀉藥是有害的,因為它可能導致脫水、虛弱、昏厥和腎損傷,而這些都不能幫助減肥。

  • 增加纖維攝入量、保持規律的鍛鍊習慣和多喝水是治療便秘的最佳方法;瀉藥不能替代這些措施。可以透過多種方法預防便秘,包括避免食用高脂肪和高糖的膳食,以及切勿忽視如廁的慾望。

  • 諮詢你的醫生,瞭解針對你具體便秘情況的合適瀉藥。切勿忽視血便或柏油樣便的預兆。如果你的症狀持續兩週以上,包括胃部不適、噁心或嘔吐,在使用任何非處方或草藥便秘解決方案之前,請諮詢你的醫生。

結論

瀉藥可以分為四類。它們可能有助於緩解便秘,但務必謹慎使用,並且僅在需要時使用。濫用瀉藥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增加體力活動和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可能具有瀉藥作用。

如果一個人患有慢性便秘或非處方藥不起作用,他們應該諮詢醫生以獲取治療建議。如果你有任何胃腸道疾病或正在服用任何藥物,在嘗試使用瀉藥之前,你應該始終諮詢你的醫生。

更新於: 2023年4月7日

瀏覽量 105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