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寵物後的十種療愈方法
家中飼養的寵物鳥類或動物,因其帶來的陪伴和快樂而備受喜愛,但它們的離世會留下難以填補的空虛。對於老年人來說,特別是那些與服務犬形影不離的人,寵物的突然離世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悲傷。雖然貓和狗是數百萬家庭中最常見的寵物,還有鳥類和魚類,但許多奇特的寵物也比比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應對失去寵物的悲傷,與失去家庭成員或親密朋友的悲傷有些相似。
1. 感受悲傷,並給予其表達的時間
悲傷和失落的強度因人而異,也因寵物的種類而異。與其壓抑或掩蓋這些情緒,不如深入感受它們。即使在繁忙的工作或家庭生活中,也要思考失去寵物的悲傷,並重溫相關的記憶。這隻大丹犬或德國牧羊犬可能陪伴著老年人和孩子們許多年。相簿或電腦裡的影片一定能喚起許多快樂時光的回憶。再次翻閱它們。孩子們會更強烈地感受到失去寵物的悲傷。一些放大的照片可以裝飾牆壁,彷彿提醒著快樂的存在。每天觀看這些照片,可以替代在現實生活中觀看它們。
2. 面對失去
在葬禮期間或之後,舉辦一個儀式,擺放照片、鮮花和點心,讓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把這次聚會看作是告別聚會。也許以前也舉辦過類似的聚會來慶祝生日或迎接新成員。保持情感的延續,只是親愛的寵物將不再四處奔跑和玩耍。感受到它的缺失,可能會喚起對那些彷彿持續了永恆的充滿神奇陪伴的日子情感的回憶。
3. 不要急於尋找替代品
心愛的貓咪去世後,孩子們可能堅持要再買一隻貓,但這並不明智。這有點像更換戀愛物件,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來適應沒有寵物陪伴的生活。其中一個問題是,新貓可能會不斷地讓人想起殘酷的缺失。可以考慮更換寵物型別,例如小狗,因為它們無疑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寵物型別之一。這可能是一個受歡迎的變化,而對已故寵物的記憶可能不會那麼困擾你的思想。如果沒有新的寵物到來,這可能會更難以填補這個空缺。許多家庭會繼續養寵物的傳統,尤其是在孩子的童年時期。
4. 克服內疚感
調查顯示,無論寵物的死因如何,失去寵物後都會產生內疚感。生命是脆弱的,自然而然地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本可以做得更多來挽救它的生命。對於安樂死(即老年或絕症時的安樂死)的常見情況,這並非如此。安樂死是對身體痛苦的終結。即便如此,內疚感仍然會產生,而且會非常強烈。這需要時間來接受這種轉變。需要多長時間很難說。
5. 尋求專業護理的支援
如果悲傷變得極其神經質,並在情感上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並且沒有安慰措施奏效,那麼最好是諮詢輔導員。第一輪支援來自家人和密友。克服悲傷可能並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即使當地社會沒有這樣的機構,也可以在網上找到支援小組。如果與動物醫院建立了聯絡,他們可能會指引你。
6. 書寫並發表寵物的故事
就像幾乎每個人都會寫日記一樣,無論年齡大小,都可以把整個事件寫下來。長期以來,人們在日記中表達日常的想法、觀念和感受,這是一種應對寵物損失的常見策略。會是一首詩,一篇帶有圖片和影片的簡短傳記,還是當地報紙上的文章?網路資訊在全球範圍內瞬間傳播,也許是在網站、社交媒體或電子郵件上。閱讀一下關於寵物損失的真實故事,以及藝術和寫作、技術和回憶錄如何使感受更清晰明瞭。如今,數字藝術是新的現實,它以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語言表達一切。網路上的網站允許訪問者表達他們的悲傷並上傳照片。
7. 分享失去的感受
永遠不要忘記,即使是幾年前,許多寵物愛好者不得不與寵物告別。也幫助他們。透過編輯簡短的紙質出版物並提供電子版本,創造性價值有助於產生影響。小冊子可以幫助自己以及圖書館和閱覽室裡許多渴望找到這種宣洩悲傷情緒途徑的人。照片和藝術作品,包括家人和朋友的投稿以及應對方法,會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分享就是關愛的全部。關心每隻寵物都是一種想法,包括公園裡和街上的寵物。留下一些空白頁面供讀者填寫關於失去寵物的資訊。
8. 幫助他人應對
帶著富有同情心的耐心傾聽其他失去寵物的人所說的話。設身處地為他們的痛苦,並透過跑腿或幫助做飯和照顧孩子等實際行動來提供幫助。在聚會上,當面安慰損失比網路上的同情更重要。雖然軟質或硬質的慰問卡很好,但當面安慰更好。生日或忌日是情感再次浮現的重要時刻。
9. 放下並繼續前行
正如靈脩書籍所教導的那樣,在時間至少部分治癒傷口之後,積極地展望未來。麻木的悲傷會透過自然的力量而消解。雖然記憶依然存在,但該是帶著沉重的心情永遠告別的時候了。
10. 幫助動物收容所
志願服務是普遍的,透過幫助那些像失去的寵物一樣孤獨和受傷的動物來撫慰心靈。那些受苦的動物需要幫助之手,在這樣的地方待上幾個小時肯定會帶來慰藉。
結論
生活將永遠不會再和以前一樣,但這就是無常的本質。個體差異很大,需要根據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撫慰情緒,保持美好的回憶。媒體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將資訊傳遍世界。關於失去寵物的一點藝術性多媒體作品可以有效地概括想法和感受。舉行簡短的儀式來紀念它們的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