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印度為何宣佈全國緊急狀態?


1975年印度的緊急狀態被認為是印度民主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根據印度憲法第352條,全國緊急狀態的宣佈是基於國內動盪和叛亂局勢。但以下是一些構成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1975年之前印度的經濟狀況

印巴戰爭和孟加拉國的建立使印度在1971-72年陷入了經濟困境。貧困和失業開始嚴重打擊經濟,對國家的進步和發展造成巨大沖擊。1972-73年緩慢的工業增長和季風失敗進一步加劇了人民生活的苦難。因此,民眾的不滿情緒達到了頂峰。

英迪拉·甘地的領導

毫無疑問,英迪拉·甘地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之一。然而,在1971-75年期間,她的行為充滿了爭議。她也是一位非常獨斷的領導者,能夠利用權力和威望來保持她在印度政治中的地位不受動搖。

比哈爾邦和古吉拉特邦的學生運動

比哈爾邦和古吉拉特邦的學生運動分別在傑伊普拉卡什·納拉揚和莫拉爾吉·戴賽的領導下開始。當時,人們對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進行抗議。國大黨在1975年6月舉行的古吉拉特邦選舉中敗北。納拉揚領導的運動以罷工、罷課和“包圍”的形式呈現出全國性的特徵。這些運動開始影響國家政治。

1974年鐵路罷工

在印度鐵路的歷史上,這也是一個最醜陋的時期,也是迄今為止規模和深度最大的罷工之一。在喬治·費爾南德斯的領導下,鐵路員工為爭取獎金和改善工作條件而罷工。政府宣佈罷工非法,未考慮任何訴求,導致全國工人動盪不安。

議會至上與司法權威

議會和司法之間也存在日益加劇的緊張關係。在開創性的凱薩萬南達·巴拉蒂案判決後,雷·安南達法官被任命為印度首席大法官,違反了資歷原則。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的賈格莫漢·拉爾·辛哈法官於1975年6月12日做出判決,認為英迪拉·甘地當選議員無效。

該判決的依據是英迪拉·甘地在競選期間濫用政府公務員和機器。6月24日,最高法院做出判決,稱她可以是議員,但不能參與議會程式。即使在今天,這也被認為是英迪拉·甘地宣佈緊急狀態的主要原因。

更新時間: 2019年7月30日

240 次瀏覽

開啟您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立即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