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MS 中的 DDL 命令是什麼?
資料定義語言 (DDL) 是一種允許使用者定義資料及其與其他型別資料之間關係的語言。
資料定義語言語句用於處理資料庫表的結構。
在定義資料庫表中的列時使用的各種資料型別
完整性和值約束
檢視、修改和刪除表結構
DDL 命令
資料定義語言 (DDL) 命令如下:
CREATE - 用於建立新表或新資料庫。
ALTER - 用於更改資料庫表的結構。
DROP - 用於從資料庫中刪除表、索引或檢視。
TRUNCATE - 用於刪除表中的記錄或資料,但其結構保持不變。
RENAME - 用於重新命名資料庫中的物件。
建立表時,必須指定以下內容:
表名。
每列的名稱。
每列的資料型別。
每列的大小。
資料型別
建立表時,表中的每一列都會分配一個數據型別。
一些重要的資料型別如下:
Varchar2
Char
Number
帶示例的 DDL 命令
讓我們看看每個 DDL 命令及其示例。
CREATE
用於建立新表或新資料庫。
CREATE 命令示例如下:
create table student(stdname varchar(20) , branch varchar(20),college varchar(20), age number, telephone number, address varchar(20));
建立學生表,欄位如下:
Stdname (學生姓名) | Branch (專業) | College (學院) | Age (年齡) | Telephone (電話) | Address (地址) |
---|---|---|---|---|---|
ALTER
用於更改資料庫表的結構
ALTER 命令示例如下: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birthdate DATETIME
DROP
用於從資料庫中刪除表、索引或檢視。
DROP 命令示例如下:
DROP TABLE student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