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積神經網路的遷移學習


利用卷積神經網路 (CNN) 進行遷移學習徹底改變了計算機視覺領域,使人們能夠在新的相關任務上重用預訓練模型。這種強大的技術利用從大規模資料集中學到的知識,即使在標記資料有限的情況下,也能實現更快、更準確的模型訓練。

透過使用預訓練的 CNN 作為特徵提取器並在特定任務的資料上微調網路,遷移學習大大減少了對大量訓練時間和計算資源的需求。本文探討了利用 CNN 進行遷移學習的概念、其應用、優勢和注意事項,重點介紹了其增強各種計算機視覺任務的潛力。

卷積神經網路的遷移學習

利用卷積神經網路 (CNN) 進行遷移學習是一種方法,它允許將從一項任務中獲得的知識轉移並應用於另一項類似的任務。CNN 廣泛應用於計算機視覺應用中,例如影像分類和目標檢測。

遷移學習利用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大型資料集(例如 ImageNet)上訓練的 CNN 已經學習了與許多視覺任務相關的通用特徵。遷移學習不是從頭開始在一個新資料集上訓練 CNN,而是將預訓練的 CNN 作為起點,並在新資料集上對其進行微調。

預訓練的 CNN 充當特徵提取器,捕獲高階視覺表示。然後將這些特徵傳遞給為特定任務設計的新層。在微調期間,預訓練層被凍結,而新層被調整。

使用卷積神經網路實施遷移學習的步驟

要使用卷積神經網路 (CNN) 實施遷移學習,請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 選擇預訓練模型  選擇適合任務和資料集的預訓練 CNN 模型。流行的選擇包括 VGG、ResNet、Inception 或 MobileNet。這些模型通常可以在 TensorFlow 或 PyTorch 等深度學習庫中找到。

  • 載入預訓練模型  載入預訓練的 CNN 模型,但不包括頂部(全連線)層。這使我們能夠利用預訓練模型學習到的特徵。

  • 自定義模型  在預訓練模型的頂部新增新層以使其適應您的特定任務。這些層應包含適合您任務的架構,例如全連線層、dropout 層或卷積層。根據您的具體要求調整神經元或類的數量。

  • 凍結預訓練層  凍結預訓練層的權重以防止它們在訓練期間更新。這確保了保留預訓練的特徵並且不會修改它們。

  • 準備資料  根據預訓練模型的輸入要求預處理您的資料集。這可能涉及調整影像大小、歸一化或增強影像。

  • 訓練模型  使用您的資料集訓練模型。在預訓練層保持凍結的同時,只會訓練預訓練模型頂部新新增的層。

  • 微調(可選)  如果您有足夠的資料並且想要進一步提高效能,您可以解凍一些預訓練層並與新層一起對其進行微調。這允許模型適應資料集的特定特徵。

  • 評估和測試  使用驗證資料或交叉驗證技術評估訓練後的模型。衡量準確率、損失、精確率或召回率等指標以評估效能。最後,在未見過的數

以下是使用 CIFAR-10 資料集利用卷積神經網路 (CNN) 進行遷移學習的工作程式碼示例:

示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datasets import cifar10
from tensorflow.keras.applications import VGG16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Flatten, Dense
from tensorflow.keras.utils import to_categorical

# Load CIFAR-10 dataset
(itrain, ltrain), (itest, ltest) = cifar10.load_data()

# Preprocess the data
itrain = itrain / 255.0
itest = itest / 255.0
ltrain = to_categorical(ltrain)
ltest = to_categorical(ltest)

# Load pre-trained VGG16 model (excluding the top fully-connected layers)
basem = VGG16(weights='imagenet', include_top=False, input_shape=(32, 32, 3))

# Freeze the pre-trained layers
for layer in basem.layers:
   layer.trainable = False

# Create a new model on top
semodel = Sequential()
semodel.add(basem)
semodel.add(Flatten())
semodel.add(Dense(256, activation='relu'))
semodel.add(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CIFAR-10 has 10 classes

# Compile the model
se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Train the model
semodel.fit(itrain, l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32, validation_data=(itest, ltest))

# Evaluate the model on test data
ltest, atest = semodel.evaluate(itest, ltest)
print("Test accuracy:", atest)

輸出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們首先載入了 CIFAR-10 資料集並透過歸一化畫素值和對標籤進行獨熱編碼來預處理資料。然後,我們載入預訓練的 VGG16 模型並凍結其層。我們在頂部建立了一個新模型,該模型由基本模型、一個扁平化層、一個具有 ReLU 啟用函式的密集層和一個具有 softmax 啟用函式的密集層組成,用於分類。

應用

利用卷積神經網路 (CNN) 進行遷移學習在各種計算機視覺任務中具有眾多應用。它已成功應用於影像分類,其中可以對預訓練模型進行微調以用於特定類別或領域。遷移學習在目標檢測中也很有益,其中可以利用預訓練的 CNN 作為特徵提取器來識別影像中的目標。

此外,遷移學習在影像分割任務中也很有價值,有助於準確的畫素級標記。它廣泛應用於面部識別系統,透過利用預訓練的 CNN 模型來實現高精度。遷移學習還應用於醫學影像,例如診斷疾病或檢測異常。總的來說,利用 CNN 進行遷移學習可以加速模型訓練、提高效能,並在各種實際計算機視覺應用中使用深度學習。

優勢和增強各種計算機視覺任務的潛力

利用卷積神經網路 (CNN) 進行遷移學習具有多種優勢,並且有可能增強各種計算機視覺任務。

  • 它透過利用在 ImageNet 等大型資料集上訓練的預訓練模型,減少了對大型標記資料集的需求。當使用標記資料有限時,這尤其有利,這使得在資料稀缺的情況下訓練準確的模型成為可能。

  • 遷移學習加快了訓練過程。預訓練的 CNN 已經學習了通用特徵,因此與從頭開始訓練相比,在特定任務上微調模型需要更少的時間。它還減少了訓練所需的計算資源。

  • 遷移學習使模型能夠很好地泛化到新的任務和資料集。透過利用從預訓練中獲得的知識,模型可以捕獲有意義的表示並提高特定任務的效能。

遷移學習可以增強各種計算機視覺任務,例如影像分類、目標檢測、影像分割等。透過利用預訓練的 CNN,模型可以實現更高的準確率、更快的收斂速度和更好的泛化能力,使其適用於各種實際應用。

結論

總之,利用卷積神經網路 (CNN) 進行遷移學習是一種強大的技術,可以增強各種計算機視覺任務。透過利用預訓練模型,它減少了對大量標記資料的需求,加快了訓練速度並提高了泛化能力。利用 CNN 進行遷移學習是推進計算機視覺應用的寶貴工具。

更新於:2023年7月12日

3K+ 閱讀量

開啟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立即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