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指標:定義、型別及示例


軟體測試指標是用於評估軟體測試過程的質量、效能和進度的定量步驟。這有助於我們積累關於軟體測試過程的可靠資料,並提高其效率。這將使開發人員能夠為即將進行的測試程式做出積極主動和精確的決策。

什麼是軟體測試指標中的指標?

指標是指系統或其元件保持給定屬性的程度。測試人員定義指標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文件記錄。它在軟體測試中具有更大的作用。例如,開發人員可以應用指標來估計開發軟體所需的時間。它還可以用來確定新增到軟體中的新功能和修改的數量等。

軟體測試指標的重要性

如前所述,測試指標對於衡量軟體的質量和效能至關重要。透過適當的軟體測試指標,開發人員可以:

  • 確定需要進行哪些型別的改進才能交付無缺陷的優質軟體
  • 就後續測試階段做出合理的決策,例如安排即將開展的專案以及估算這些專案的總成本
  • 評估當前的技術或流程,並檢查其是否需要進一步改進

軟體測試指標的型別

軟體測試指標有三種類型:

  • 過程指標:過程指標定義專案的特性和執行情況。這些特性對於改進和維護軟體開發生命週期 (SDLC) 中的過程至關重要。
  • 產品指標:產品指標定義產品的大小、設計、效能、質量和複雜性。透過使用這些特性,開發人員可以提高其軟體開發質量。
  • 專案指標:專案指標確定專案的整體質量。它用於計算成本、生產力、缺陷以及估算專案的資源和可交付成果。

識別適合流程的正確測試指標至關重要。需要考慮一些因素:

  • 在準備指標之前,明智地選擇目標受眾
  • 明確設計指標背後的目標
  • 考慮到專案的具體要求來準備指標
  • 評估每個指標背後的經濟效益
  • 將指標與專案生命週期階段配對,以獲得最佳輸出

軟體測試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手動測試和自動化測試。

在手動測試中,測試由質量保證分析師透過逐步過程執行。同時,在自動化測試中,測試藉助測試自動化框架、工具和軟體來執行。

手動測試和自動化測試各有優缺點。

手動測試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它允許測試人員處理複雜的場景。

自動化測試最顯著的優點是它使測試人員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執行更多測試,涵蓋大量的排列組合,這幾乎不可能手動計算。

手動測試指標的型別

手動測試指標分為兩種:

基礎指標

基礎指標是在測試用例開發和執行過程中由分析師收集的資料。這些指標透過準備專案狀態報告提交給測試主管和專案經理。它透過使用計算指標進行量化:

  • 測試用例數量
  • 已執行的測試用例數量

計算指標

計算指標是使用基礎指標中的資料得出的。測試主管收集這些資料,並將它們轉換為更有意義的資訊,用於跟蹤模組級別、測試人員級別等的專案進度。

它構成 SDLC 的重要部分,並使開發人員能夠在軟體中進行重要的改進。

最常用的指標

以下是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常用的指標型別:

  • 缺陷指標:此指標使開發人員能夠了解軟體的各種質量方面,包括功能、效能、安裝穩定性、可用性、相容性等。
  • 缺陷發現率:它用於識別特定時間段內缺陷的模式。
  • 缺陷嚴重性:它使開發人員能夠了解缺陷將如何影響軟體的質量。
  • 缺陷原因:它用於瞭解缺陷的根本原因。
  • 測試覆蓋率:它定義了分配給程式的測試用例數量。此指標確保測試能夠完全完成。它還有助於檢查程式碼流程和測試功能。
  • 缺陷修復時間:它確定解決缺陷所需的時間。
  • 測試用例效率:它表示測試用例在查詢缺陷方面的效率。
  • 進度遵守情況:其主要目的是找出計劃進度與實際執行進度之間的時間差。

測試指標生命週期

測試指標的生命週期包括四個階段:

  • 分析:在此階段,開發人員識別所需的指標並對其進行定義。
  • 溝通:一旦確定了指標,開發人員就必須向利益相關者和測試團隊解釋其重要性。
  • 評估:此階段包括量化和驗證資料。然後,測試人員必須使用資料來計算指標的值。
  • 報告:評估過程完成後,開發團隊需要建立一個報告,其中包含結論的詳細摘要。然後,該報告將分發給利益相關者和相關代表。利益相關者在仔細閱讀資訊後會提供反饋。

結論

不同的指標具有其定義的分析模式。因此,根據軟體需求選擇正確的指標至關重要。使用軟體測試指標是儘早跟蹤和修復缺陷的一種高效方法。

更新於:2021年5月13日

6000+ 次檢視

啟動您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