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西亞人
引言
卡布韋頭骨,也稱為布羅肯希爾頭骨,是1921年在尚比亞卡布韋(當時為北羅德西亞的布羅肯希爾)附近發現的一具人類(人屬)化石頭骨。它是第一個在非洲發現的早期智人化石。除了頜骨碎片、骶骨以及骨盆和肢骨碎片外,還發現了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這些化石最初被賦予科學名稱H. rhodesiensis,通常被稱為羅德西亞人。
構成
巨大的扁平上頜骨缺乏犬齒窩,這與拉沙佩爾頭骨的巨大扁平上頜骨特別相似。鼻下區異常深,鼻孔側緣向下延伸到面部(如大猩猩),使前頜骨表面可以無中斷地流入鼻腔底部,鼻骨傾斜度較緩。人類特有的突出前鼻棘。儘管新發現的羅德西亞洞穴頭骨與尼安德特人頭骨非常相似,但由於枕骨大孔的位置和腦顱形狀的差異,這兩個頭骨可能並不屬於同一種族。
因此,可以將羅德西亞穴居人視為一個新物種,它可能與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特別不同,可以命名為羅德西亞人(Homo rhodesiensis)。只有進一步的發現才能確定這個早期人類新物種的精確系統位置。由於羅德西亞人仍然具有幾乎是尼安德特人的面部特徵,以及更現代的腦顱和現代骨骼,最近發現的羅德西亞人可能會使尼安德特人實際上是智人祖先的理論重獲生機。
圖1:20萬年前的羅德西亞人頭骨
特徵
更大的平均腦容量(1212立方厘米)
圓形的頂骨使頭骨從後面看呈桶狀。
顱容量在1250到1400立方厘米之間。
上頜骨膨脹,導致中面部前突和鼻子的出現。
形成磨牙後間隙,即下頜升支和下第三磨牙之間的空間。
奧都威文化到莫斯特文化生產了各種工具,以石片工具為主。
鼻孔很大。眼眶大而高。
它們表現出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共有的特徵,因此被認為是中間型別。
分類
界 | 動物界 |
門 | 脊索動物門 |
綱 | 哺乳綱 |
目 | 靈長目 |
亞目 | 簡鼻亞目 |
下目 | 類人猿下目 |
科 | 人科 |
亞科 | 人亞科 |
屬 | 人屬 |
種 | 羅德西亞人 (H. rhodesiensis) |
60萬年前非洲製造的阿舍利工具存在相當大的差異。較年輕的群體切口更深,而較年長的群體則更厚、對稱性更差。魯珀特·穆里爾比較和對比了羅德西亞人和佩特拉洛納古猿的頭骨。儘管有人提出了智人古猿和智人羅德西亞人,但大多數研究人員一致認為羅德西亞人是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的一個成員。頭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洞穴之一,其上前牙有十顆牙齒有齲洞。
羅德西亞人發現的意義
來自羅德西亞的標本是布羅肯希爾頭骨,有時被稱為卡布韋頭骨;根據其大小,它很可能是一個男性。不過,這仍然是一個謎。羅德西亞布羅肯希爾發展公司將頭骨贈送給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該博物館曾被稱為大英博物館(自然歷史分館)。當時,北羅德西亞由英屬南非公司代表英國統治。在頭骨被發現三年後,英國在該地區建立了保護地,並統治該地區直到1964年尚比亞獨立。
圖2:人類進化(頭骨)
結論
來自羅德西亞的標本是布羅肯希爾頭骨,這個幾乎完整的頭骨與頜骨碎片、骶骨以及骨盆和肢骨碎片一起被發現。鼻下區非常深,鼻孔側緣向下延伸到面部,使前頜骨表面可以無中斷地流入鼻腔底部,鼻骨傾斜度較緩。儘管新的羅德西亞洞穴頭骨與尼安德特人頭骨非常相似,但由於枕骨大孔的位置和腦顱形狀的差異,這兩個頭骨可能並不屬於同一種族。這個頭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齲洞之一,其上前牙有十顆牙齒有齲洞。
常見問題
Q1. 誰發現了羅德西亞人?
A1. 羅德西亞人頭骨和伴隨的骨骼化石遺骸於1921年在北羅德西亞布羅肯希爾地下90英尺處被湯姆·茲威格拉爾和一位瑞士主管發現。
Q2. 克羅馬努人是誰?
A2. 克羅馬努人是智人,也稱為現代人類。除了技術略不發達,身高略高於我們之外,他們在解剖學上與我們完全相同。
Q3. 你對尼安德特人有什麼瞭解?
A3. 尼安德特人,也稱為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是早期現代人類的一個亞種,最早出現在至少20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