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和肺容量
介紹
呼吸系統是幫助呼吸過程的主要生物系統之一。呼吸系統有助於氣體交換以及去除血液中的廢物。要檢查呼吸系統的狀況,我們應該瞭解一些與肺相關的引數。這些引數就是呼吸容量和肺容量。
什麼是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是一組參與呼吸的器官,透過交換氧氣和二氧化碳來實現。呼吸系統涉及身體的許多部位,包括鼻子、嘴巴、喉嚨、氣管、支氣管、肺部以及許多其他部位。
嘴巴和鼻子有助於將空氣從外部環境吸入體內。鼻竇保持吸入空氣中足夠的水分水平,並過濾掉不需要的顆粒。喉嚨將空氣輸送到氣管,氣管透過支氣管將其輸送到肺部。
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位於胸腔內,被肋骨籠罩,並被胸膜包圍。支氣管分裂成稱為細支氣管的小分支,並在肺泡處結束。由於肺泡的存在,肺部可以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的交換。
當血液流經毛細血管時,它透過肺動脈進入,並透過肺靜脈離開。毛細血管壁允許血液將二氧化碳釋放到肺泡中,而毛細血管壁允許空氣進入肺泡並捕獲氧氣。
膈肌是一塊強壯的肌肉壁,將胸腔與腹腔隔開。每當膈肌向下移動時,胸腔內就會產生力量,從而吸入並擴張肺部。正是肋骨保護著你的胸腔,並透過稍微移動來幫助你的肺部擴張和收縮。
呼吸容積和容量
呼吸容積是指呼吸週期中呼吸系統交換的氣體量。呼吸容積分類如下:
潮氣量 (TV) - 這指的是每次呼吸時透過呼吸系統吸入或撥出的空氣量。潮氣量的正常值為約 500 毫升。如果潮氣值增加或減少,可能會導致各種症狀。
吸氣儲備容積 (IRV) - IRV 指的是我們透過用力吸氣而吸入的額外氣體量。
呼氣儲備容積 (ERV) - ERV 指的是我們透過用力呼氣而撥出的額外氣體量。
餘氣量 (RV) - RV 指的是呼氣後肺部剩餘的氣體量。
呼吸容量定義為各種呼吸容積的總和。呼吸容量進一步分類如下:
吸氣容量 (IC) - IC 指的是在正常呼氣後一個人可以吸入的最大氣體量。
呼氣容量 (EC) - EC 指的是在正常吸氣後一個人可以撥出的最大氣體量。
肺總容量 (TLC) - TLC 指的是用力吸氣後呼吸系統中積累的最大氣體量。
用力肺活量 (VC) - 在最大吸氣後撥出的氣體量稱為用力肺活量。
功能餘氣量 (FRC) - 它是正常呼氣後呼吸系統中剩餘的氣體量。
人類肺容量
人類的肺總容量約為6 升。肺總容量可以透過將餘氣量、呼氣儲備容積、潮氣量和吸氣儲備容積加在一起計算得出。肺容量可以使用肺活量計進行測試。
肺活量計可用於測量:
一秒用力呼氣量 (FEV1) - FEV1 指的是在用力呼氣一分鐘內一個人可以撥出的氣體量。
用力肺活量 (FVC) - FVC 指的是一個人快速呼氣時可以撥出的氧氣量。
肺容積和容量值
讓我們看看男性和女性肺容積和容量的正常值。
呼吸容積 | 值(毫升) | |
---|---|---|
男性 | 女性 | |
潮氣量 (TV) | 500 | 500 |
吸氣儲備容積 (IRV) | 3300 | 1900 |
呼氣儲備容積 (ERV) | 1100 | 700 |
餘氣量 (RV) | 1200 | 1100 |
呼吸容積及其正常值
呼吸容積 | 值(毫升) | |
---|---|---|
男性 | 女性 | |
肺總容量 (TLC) | 6000 | 4200 |
用力肺活量 (VC) | 4800 | 3100 |
功能餘氣量 (FRC) | 2400 | 1800 |
吸氣容量 (IC) | 3800 | 2400 |
呼吸容量及其正常值
測量肺容積和容量的方法
胸腔阻抗描記法可以透過將患者置於胸腔阻抗描記儀下,來識別肺的容量。
氦稀釋法透過使用氧氣和氦氣的混合物,來識別肺的功能餘氣量。
氮沖洗法使用氮沖洗法,可以透過監測撥出氣體中氮的含量來確定功能餘氣量。
結論
本教程更好地理解了呼吸系統。本教程描述了呼吸容積和肺容量。本教程中列出了肺容量和容積值。總之,本教程有助於理解呼吸和肺容積的基本概念。
常見問題
Q1. 什麼是每分鐘通氣量?寫下每分鐘通氣量的正常值。
Ans. 每分鐘通氣量是在 1 分鐘內吸入和撥出的氣體量。每分鐘通氣量的正常值為每分鐘 4000 至 6000 毫升。
Q2. 如何測量潮氣量?
Ans. 潮氣量可以使用肺活量計測量。患者應呼氣到連線到肺活量計的管子中。肺活量計檢測撥出和吸入的氣體量,並記錄潮氣量。
Q3. 潮氣量變化的兩種情況是什麼?
Ans. 潮氣量可以透過過度換氣增加,潮氣量可以透過呼吸不足減少。
Q4. 寫下呼吸容量和呼吸容積的區別。
Ans. 呼吸容積是呼吸週期中呼吸系統的氣體交換量,較少;呼吸容量是各種呼吸容積的總和,較多。
Q5. 支氣管的功能是什麼?
Ans. 細支氣管的功能如下:支氣管將空氣輸送到肺部,並過濾掉空氣中的廢物。由於其潮溼的性質,它可以捕獲微生物並防止它們到達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