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國際標準單位?請舉例說明。


很久以前,不同國家的度量衡方法各不相同,這使得貿易和商業更加困難。人們需要衡量他們買賣的東西才能繁榮發展,但缺乏統一且準確的度量方法是一個問題。

隨著科技的發展,全世界都意識到需要一個普遍接受的單位制,尤其是在交流科技資訊方面。最終,科學家們提出了“國際單位制 (SI,來自法語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的縮寫)”,它是米制系統的現代形式,取代了所有其他現有的測量方法。它是幾乎所有國家唯一正式認可的測量系統。

SI單位使我們能夠透過在世界範圍內使用統一的測量單位來輕鬆計算。

它包含一個連貫一致的計量單位系統,始於七個基本單位,它們是:

1. 秒(時間的單位,符號為s),

2. 米(長度單位,符號為m),

3. 千克(質量單位,符號為kg),

4. 安培(電流單位,符號為A),

5. 開爾文(熱力學溫度單位,符號為K),

6. 摩爾(物質的量單位,符號為mol),

7. 坎德拉(發光強度單位,符號為cd)。

即使我們使用其他形式的測量單位,也可以透過換算表輕鬆將其轉換為SI單位。

SI單位對於確保我們日常測量在全球範圍內保持可比性和一致性是必要的,因為如果沒有SI單位,就會對測量某個量時應該採用哪個單位產生混淆。

例如:如果我們用肘尺或指距來測量東西,那麼它會因人而異,而SI單位在任何地方都是恆定的。

更新於:2022年10月10日

79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