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氣對於生命至關重要?
大氣主要包含空氣,而空氣是不良導體。正因為如此,大氣使得地球的平均溫度在白天甚至全年都保持相當平衡。
大氣防止白天和夜間溫度突然升高。它減緩了熱量向外太空逸散的速度。這樣,大氣就起到了像毯子一樣的作用。
大氣還包含氧氣,這對於呼吸至關重要。
地球的大氣層延伸到地表上方10,000公里。之後就是太空了。並非所有科學家都同意大氣層的上界在哪裡,儘管他們可以同意大氣層的大部分都靠近地球表面,在8到15公里之間。
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都需要氧氣,但地球大氣層中的大部分成分並非氧氣。地球的大氣層由78%的氮氣、21%的氧氣、0.9%的氬氣和0.1%的其他氣體組成。其他微量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和氖氣。
大氣層有五個基於溫度的層次。對流層是距離地球表面最近的一層。在兩極,對流層最薄。對流層包含了75-80%的大氣質量。地球上的大部分雲都位於對流層,那裡存在著大部分水蒸氣、塵埃和灰塵顆粒。高度降低對流層溫度。
平流層是地球的下一層。它從對流層頂延伸到50公里。高度增加平流層溫度。平流層的臭氧層由高濃度的臭氧組成。這種臭氧吸收了一些進入的太陽能,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線的傷害,並導致高度溫度升高。
平流層頂是平流層的頂端。中間層位於地球表面上方85公里(53英里)。高度降低中間層溫度。在中間層頂部附近,溫度達到-90°C。流星在穿過中間層時燃燒殆盡,形成“流星”。
熱層位於中間層頂上方600公里處。在熱層中,溫度隨高度增加。太陽輻射使熱層頂部非常熱,溫度高達2,000°C。
外逸層是太空上方的層次。由於地球的引力很弱,氣體分子會逃逸到太空。
環繞行星或天體的各層氣體。
- 外逸層:地球大氣層的最上層,位於海拔550公里(341英里)以上。
- 中間層:位於平流層和熱層之間,位於地球表面上方50-80公里。太空岩石進入地球大氣層。流星或隕星。臭氧層吸收了大部分太陽的紫外線。
- 平流層:地球的大氣層,位於地表上方10-50公里。
- 熱層:地球的大氣層,位於地表上方50至550公里。
- 對流層:地球大氣層最低的一層,高度為16公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