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 Gen 2 物理層
電子產品程式碼 (EPC) Gen 2 的物理層定義了在網路上傳輸位元的方法。EPC 是一種編碼在射頻識別 (RFID) 標籤上的通用識別符號,用於檢查庫存、資產和人員等物件的標識並對其進行跟蹤。根據 EPCglobal 標籤資料標準制定的該技術的第二代稱為 EPC Gen 2。
EPC Gen 2 RFID 網路有兩個主要組成部分:標籤和閱讀器。標籤貼在需要識別或跟蹤的物件上。閱讀器是系統的智慧部分,用於跟蹤標籤。物理層規定了 RFID 閱讀器和 RFID 標籤之間如何傳輸位元。
EPC Gen 2 物理層的特性
它定義了在閱讀器和標籤之間傳輸單個位元的機制。
位元以無線訊號的形式在 902 – 928 MHz 的非授權 ISM 頻段 (ISM:工業、科學和醫療) 中傳輸。
頻寬處於超高頻 (UHF) 範圍。因此,標籤通常被稱為 UHF RFID 標籤。
閱讀器以 400 毫秒的間隔進行跳頻,以擴充套件網路中的訊號,並減少與在同一頻段執行的其他無線網路的干擾。
閱讀器和標籤使用半雙工通訊模式。
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用無源標籤有源閱讀器,其中標籤使用閱讀器的無線電波能量將其 ID 傳輸到閱讀器。
標籤透過一種稱為回溯的機制將其 EPC 程式碼傳送到閱讀器。
使用不同形式的幅度鍵控 (ASK) 調製技術對位元進行編碼。
所使用的調製技術非常簡單,因此標籤可以在非常低的功耗下執行。
每個位元 (0 或 1) 使用 1-8 個脈衝週期進行編碼。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