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真的存在嗎?


是的,網路成癮被認為是一個真實且嚴重的問題。雖然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沒有正式將其歸類為一種疾病,但該手冊是用於精神健康狀況的廣泛使用的診斷手冊,它被認為是一種可能對個人生活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成癮。

網路成癮:它真的存在嗎?

網路成癮,通常被稱為問題性網路使用或強迫性網路使用,被定義為過度和痴迷的網路使用,會干擾日常活動、人際關係、工作和整體福祉。沉迷於網路的人可能會有強烈的線上需求或驅動力,難以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忽視生活中其他重要方面,並且即使出現負面後果也繼續使用網路。

由於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悲傷、焦慮或孤獨,某些人可能特別容易受到網路成癮的影響。網際網路的易用性和普及性,以及線上遊戲、社交媒體和其他引人入勝的線上活動的盛行,都可能導致成癮習慣的養成。必須強調的是,並非所有花費大量時間上網的人都會成癮。許多人廣泛使用網際網路進行工作、學習或娛樂,而不會造成任何重大的負面後果。

良好的網路習慣和不良的網路習慣

常見的網際網路活動是如何最初吸引人們,發展成令人分心的愛好,然後有時變成愉快的消遣,但有時又變成潛在的危險甚至病態的習慣,損害其使用者的生命?考慮到針對看似各種需求量身定製且全天候可訪問的各種吸引人的線上活動,如此多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如何避免沉迷於自己喜歡的愛好,並陷入使用增加、脫離重要生活活動、以及日益孤立和絕望的下降螺旋?

用途與滿足理論

20 世紀 40 年代的傳播學者試圖確定大眾媒體的作用,從而產生了用途與滿足(UGs)正規化(Ruggerio,2000)。如今所知的 UGs 正規化通常歸因於 Elihu Katz 及其合作者,他是一位著名的媒體社會學家,也是卡爾·拉扎斯菲爾德的前學生。UGs 的基本原則認為,媒體消費者積極選擇他們消費的媒體材料,並根據自己的需求有目的地從可獲得的各種媒體選擇中進行選擇。

簡單來說,UGs 就是個人使用不同媒體的理由。Katz、Gurevitch 和 Haas 在 1973 年進行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通常被引用為根據觀眾的需求區分媒體。例如,將電視與娛樂需求聯絡起來,將報紙與資訊需求聯絡起來,支援了不同媒體選擇滿足不同受眾需求的基本理念。

網路成癮的社會認知模型

網際網路的出現也重新引發了關於除了尋求滿足之外的因素是否可以解釋媒體消費的爭論。研究人員基於班杜拉在 1986 年提出的社會認知理論 (SCT) 對 UGs 正規化進行了修改。我們納入了網際網路自我效能,即對有效執行行為以實現預期目標的能力的信心,以認識到網際網路是一種新的,並且至少在最初階段,是一種相對難以掌握的媒介。

人們預期其行為對自己產生的影響(即預期結果)比他們目前想要但可能無法真正預料到未來的滿足感更好地預測行為。用典型的 UGs 術語來說,有人可能會聲稱他們使用網際網路是因為它很有趣,但他們可能是在反思過去的事件,而不是他們對未來使用的預期。此外,常用的框架提出諸如上一句話中提出的那種尋求滿足的陳述,並沒有為各種滿足感可能在未來被預期的想法留出空間。

失去控制

有人認為,自我反應不足是令人愉快的網際網路活動如何發展成習慣,有時甚至可能變成破壞性的習慣,擾亂人們生活的根本原因。缺乏自我反應性影響是行為失控的標誌。該變數的操作測量,例如“我曾試圖減少我在網上花費的時間,但沒有成功”,表明人們已嘗試限制自己的行為,但沒有成功。

他們可能是在回應普通的提醒以更有效地安排時間,例如重複提醒準時來吃晚飯,而不是回應可能危及他們人際關係或工作的威脅,因此這並不總是病理的標誌。

線上社互動動與福祉

研究表明,在社交和心理方面有困難的人更有可能參與線上社互動動。例如,在對青少年進行的一項全國調查中發現,報告出現抑鬱症狀的青少年比沒有出現抑鬱症狀的青少年更有可能與陌生人線上聊天,最多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人際交流,並在網上透露更多關於自己的資訊。在前面提到的 van den Eijnden 等人(2008)的研究中,還發現青少年使用即時通訊與六個月後更高的悲傷情緒相關,但與更低的孤獨感相關。

研究表明,那些在社交和心理方面有困難的人更有可能進行線上互動。例如,一項針對青少年的全國調查發現,那些報告出現抑鬱症狀的青少年比那些沒有出現抑鬱症狀的青少年更有可能與陌生人線上交流,最多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人際交流,並在網上透露更多個人資訊。還發現青少年使用即時通訊與六個月後更高的不快樂情緒相關,但與更低的孤獨感相關。在 2007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患有 SPD 的青少年的線上社交行為。

根據研究結果,SPD 患者報告與“現實生活”朋友的社互動動明顯減少,但比對照組更頻繁地使用網際網路進行社互動動。更準確地說,在聊天室中花費的時間和玩線上遊戲的時間與 SPD 的嚴重程度和抑鬱症狀密切相關。該研究還發現,個人現實生活中的友誼與他們的線上聊天活動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這些研究共同表明,某些人的線上人際行為與重大的心理困難相關。

結論

此外,網路成癮是一個真實且嚴重的問題,可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嚴重影響。過度和痴迷的網路使用會干擾日常活動、人際關係、工作和整體福祉。雖然在 DSM-5 中沒有正式將其認定為一種疾病,但它被認為是一種行為成癮。它的發展受多種心理、社會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果症狀持續存在並對個人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則需要關注和支援。

更新於: 2023 年 11 月 2 日

44 次檢視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立即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