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連線服務和無連線服務的區別
我們可以將面向連線的服務比作電話系統,在交換資料之前,需要在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建立連線。相比之下,無連線的服務就像傳統的郵政系統,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可以在不建立連線的情況下進行資料交換。
閱讀本文,瞭解面向連線服務和無連線服務的主要區別。
什麼是面向連線的服務?
面向連線的服務是一種在會話層使用的傳輸資料機制。與無連線服務相反,面向連線的服務需要在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建立會話連線,類似於撥打電話。
雖然並非所有面向連線的協議都是可靠的,但這種策略通常比無連線服務更可靠。它以連線建立開始,以連線終止結束。此服務使用握手方法在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建立連線。
在分組交換網路中,面向連線的服務可以是電路交換鏈路或虛擬電路連線。在後一種情況下,連線識別符號(通常是10到24位的較小整數)用於標識流量流。這用於代替指定目標地址和源地址。
在連線的終端之間傳輸資料之前,面向連線的服務要求在對等體之間建立連線。這比無連線協議更好地處理即時流量,因為它到達的順序與交付的順序相同。基於連線的協議也較不容易出錯。
對於即時和等時流量流,非同步傳輸模式是一種面向連線的服務,乙太網尚未取代它。增加頻寬並不總是解決服務問題的答案。在許多情況下,有效的面向連線的服務可以提供比更大的頻寬更高的質量。儘管如此,某些面向連線的服務已被開發用於處理無連線和麵向連線的資料。
在通訊會話期間,所有資料都透過面向連線、分組交換資料鏈路層或網路層協議中的相同路徑傳送。該協議需要為每個資料包提供通道/資料流號,也稱為虛擬電路識別符號 (VCI),而不是路由資訊(完整的源地址和目標地址)。在連線建立階段,路由資訊可能會發送到網路節點,其中 VCI 在每個節點的表中定義。因此,快速的硬體可以處理分組交換和資料傳輸,而不是緩慢的基於軟體的路由。
什麼是無連線的服務?
無連線服務就像郵政系統。它不需要建立連線來傳輸資料。資料包可以遵循任何路由到達目的地。
無連線服務是在 OSI 模型的傳輸層(第 4 層)傳輸資料的概念。它指的是資料在從一個節點傳遞到另一個節點時,無需首先確保目的地可用並準備好接收資料。傳送方不需要與接收方建立會話連線;相反,傳送方開始傳輸資料。因為訊息或資料報是在沒有預先安排的情況下發送的,所以它比面向連線的服務不太可靠,但速度更快。
無連線服務是指終端或節點能夠在不首先建立連線的情況下將資料包傳輸到目的地。這是由於錯誤處理協議允許進行錯誤更正(例如重傳請求)。區域網是無連線系統,每臺計算機只要有網路訪問許可權就可以傳輸資料包。
網際網路是一個巨大的無連線分組網路,其中網際網路提供商處理所有資料包的傳遞。如有必要,TCP 為 IP 提供面向連線的服務。TCP 可以提供所有必需的頂級連線功能,以確保資料正確交付。
面向連線服務和無連線服務的區別
下表重點介紹了面向連線服務和無連線服務的主要區別。
關鍵 | 面向連線的服務 | 無連線的服務 |
---|---|---|
用法 | 面向連線的服務用於長期穩定的通訊。 | 無連線服務用於突發通訊。 |
連線 | 在面向連線的服務中,需要連線。 | 在無連線的服務中,不需要連線。 |
擁塞 | 面向連線的服務不會發生擁塞。 | 無連線的服務可能會發生擁塞。 |
可靠性保證 | 面向連線的服務保證可靠性。 | 無連線的服務不保證可靠性。 |
資料包 | 在面向連線的服務中,資料包遵循相同的路由。 | 在無連線的服務中,資料包可以遵循任何路由。 |
結論
總的來說,面向連線的服務比無連線的服務更可靠。在資料完整性至關重要的情況下,面向連線的服務是首選的通訊模式。無連線服務不佔用大量資源,但在傳輸過程中總是存在丟失一些資料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