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區別


人們普遍認為,知識管理 (KM) 學科對於成功完成商業模式設計、績效和發展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全世界正在進行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這個領域。儘管它對於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創造力和內部管理決策能力至關重要,但對該領域的瞭解卻相對較少。

在我們繼續之前,重要的是您要充分理解兩種最普遍但最鮮為人知的知識型別——“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

什麼是隱性知識?

儘管該術語使用非常頻繁,但隱性知識的概念的精確含義有時並不明確。“隱性知識”是指未被明確表達的知識。這種知識非常個人化,難以編碼。它是一種難以寫下、視覺化、溝通或分享的知識,因為它完全存在於人們的思想之中。

隱性知識通常以非正式的方式傳遞,並源於作者自身的經驗。見解、直覺和預感都是屬於隱性知識範疇的知識型別。它難以表達,其起源深深植根於個人的行為和經驗,以及對該人而言重要的原則或感受。

邁克爾·波蘭尼 (Michael Polanyi),一位物理化學家,也是20世紀最具創新精神的科學哲學家之一,被認為是第一個使用“隱性知識”一詞的人。該術語首次出現在他1958年的文學作品《個人知識》中。他認為,個人擁有的知識比他們所承認的要多。

換句話說,隱性知識是指存在於頭腦中但在認知時刻無法主動獲取的知識。它只能透過經驗獲得;它是個人擁有的,但卻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東西。它只能透過經驗學習。例如,你如何騎腳踏車的知識就是一個隱性知識的例子。

什麼是顯性知識?

最基本的知識型別稱為顯性知識,它可以用文字和數字表達,並以資料的形式交換。顯性知識的另一個名稱是表達性知識。它易於解釋和訪問,並且可以以正式和系統的方式在個人之間傳播。口語或書面語言是顯性知識可以明確傳遞的方式。

顯性知識既是自覺的又是陳述性的,它通常只能透過
使用受控處理來訪問。這意味著顯性知識
以陳述性事實的形式存在,只能透過使用注意力
過程來訪問。

在即興發言時,幾乎沒有充分預先思考的空間,它不容易被訪問。顯性知識包括知識管理策略的所有組成部分。

顯性知識可以以有形人工製品的形態存在,例如書籍、說明手冊、常見問題解答 (FAQ)、報告、資料庫、操作影片等等。任何易於寫下和溝通的東西,例如有良好文件記錄並更容易採取行動的知識。

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區別

下表重點介紹了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主要區別——

特徵隱性知識顯性知識
含義
隱性知識是指你意識到的但難以用語言表達的資訊。它基於你獨特的經驗、記憶和信念。由於它與實踐技能直接相關,因此這種資訊的口頭溝通非常具有挑戰性。
顯性知識是可以輕鬆表達和訪問的表達性知識,以及可以在正式和系統的方式下在個人之間傳遞的知識。
意識
即使你可能不理解其背後的原因,你也可以直觀地理解條件和環境。這種型別的知識被稱為隱性知識,它根植於你的腦海中。但是,將你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可能是一項挑戰。
顯性知識也被稱為自覺知識,這意味著可以以資料、規範、手冊等形式提供此資訊。
可訪問性
從個人經驗中獲得的知識被稱為隱性知識,並且很難將這種型別的知識傳遞給他人。因為它以記憶節點之間統計加權連結的形式存在,所以它不能以目前組織的任何方式進行定義。它在大腦中起作用,但在認知時刻,不會被授予對其的意識訪問。
另一方面,顯性知識由可以定位、訪問和相互溝通的資料形式的陳述性資訊組成。
示例
一些最基本的隱性知識例項包括學習一門外語、駕駛汽車、演奏樂器、用錘子釘釘子、學習一項新運動、培養一項新技能以及依賴你的直覺。
“顯性知識”是指已經寫下或記錄的材料,例如書籍和百科全書、說明手冊、操作指南和電影、資料庫等中的資訊。顯性知識可以以各種格式存在。

結論

不可否認的是,所有顯性知識都是建立在隱性知識之上的;但是,如果不是因為顯性知識,我們甚至不會有隱性知識的概念。隱性知識的概念本身依賴於顯性資訊才能存在。隱性知識可以獨立於顯性知識而存在,而顯性知識卻不能在沒有隱性理解的情況下存在。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所有知識要麼是隱性知識本身,要麼是建立在隱性知識之上的。只有在牢固掌握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之間相互聯絡之後,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發展新資訊的過程。

更新於:2022年7月13日

1000+ 次瀏覽

啟動你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