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型拓撲和網狀拓撲的區別
什麼是拓撲結構?
網路拓撲結構是指網路鏈路和節點相互連線的方式。物理訊號傳輸介質被稱為網路拓撲結構。另一方面,“邏輯網路拓撲結構”是指資料在連線裝置之間透過網路傳輸的方式,而不管其物理鏈路如何。
在本文中,我們將比較和對比兩種網路拓撲結構——星型拓撲和網狀拓撲的不同特性。閱讀本文以瞭解星型拓撲與網狀拓撲的不同之處。
什麼是星型拓撲結構?
在星型拓撲結構中,網路的一部分連線到中心節點(“集線器”或“交換機”)。這些網路元素與核心元件之間的連線在視覺上描繪成“星形”。
乙太網/有線結構、無線路由器和其他元件都可以用來建立星型拓撲結構。伺服器通常是中心集線器,而其他節點是其客戶端。
建立星型拓撲結構很容易。如果星型網路中有“N”個連線節點,則將有“N”個連線通道。每個節點只需要1個埠即可與中心集線器通訊。如果一個節點發生故障,則不會影響網路中的其他節點。但是,如果中心集線器發生故障,整個網路將崩潰。
什麼是網狀拓撲結構?
在網狀拓撲結構中,所有網路節點都相互連線。如果網狀結構中有“n”個節點,則網路將具有$\frac{\mathit{n}\mathrm{\left ( \mathit{n}-1 \right )}}{\mathrm{2}} $個物理通道。
由於不依賴於單個節點,因此每個節點都可以參與資訊中繼。網狀網路可以自組織並即時排列自身,從而減少安裝時間。
自配置能力允許動態負載分配,尤其是在少數節點發生故障時。這導致了更高的容錯性和更低的維護成本。
網狀拓撲結構使用兩種技術來傳輸資料:
網狀拓撲路由技術 在路由中,節點根據網路需求具有路由邏輯。路由邏輯指導資料使用最短距離到達目的地,或者它通知斷開的鏈路,以便網路避免這些節點。路由有助於重新配置失敗的節點。
網狀拓撲泛洪技術 在泛洪中,相同的資料傳輸到所有網路節點。因此,這裡不需要路由邏輯。此外,在泛洪中,網路是健壯的,它不關心資料丟失,但會導致網路上的不必要負載。
網狀拓撲結構可以是部分的或完整的:
部分網狀拓撲 - 這裡的系統連線方式與網狀拓撲相同,但某些裝置僅連線到兩三個裝置,即每個裝置並非連線到所有裝置,這就是我們稱之為部分網狀拓撲的原因。
完全網狀拓撲 - 這裡每個節點都相互連線,這就是我們稱之為完全網狀拓撲的原因。
星型拓撲和網狀拓撲的區別
下表重點介紹了星型拓撲和網狀拓撲的主要區別:
關鍵 | 星型拓撲 | 網狀拓撲 |
---|---|---|
定義 | 星型拓撲可以定義為一種網路拓撲結構,其中節點透過中心集線器或路由器連線,資料透過該中心集線器或路由器傳輸到所有連線的節點。 | 網狀拓撲是一種網路拓撲結構,其中節點透過專用鏈路完全相互連線。資料在節點之間傳輸。 |
節點數量 | 星型拓撲中的節點數量等於網路中存在的鏈路數量。如果星型拓撲中有“N”個鏈路,則有“N”個節點。 | 對於網狀拓撲,有“N(N-1)/2”個鏈路,其中“N”是節點的數量。 |
複雜性 | 由於其簡單的結構,星型拓撲與網狀拓撲相比,複雜性較低。 | 網狀網路中的節點以複雜的方式排列。 |
成本效益 | 與網狀拓撲相比,星型拓撲具有成本效益。 | 與星型拓撲相比,網狀拓撲成本更高。 |
資訊 | 在星型拓撲中,資料從中心集線器或路由器傳輸到所有節點。 | 在網狀拓撲中,資料從一個節點傳輸到另一個節點。 |
用途 | 星型拓撲非常易於擴充套件,可以用於區域網,因為設定也很容易。 | 網狀拓撲擴充套件性較差,可用於廣域網。 |
結論
星型拓撲和網狀拓撲都定義了計算機網路的不同元件的排列方式以及節點如何相互通訊。
在星型拓撲中,中心集線器連線所有網路裝置,資料從中心集線器或路由器傳送到所有連線的節點。
網狀網路是一種區域網結構。基礎設施節點透過儘可能直接、動態和非分層地連線到儘可能多的其他節點來協同工作,從而有效地傳輸來自/到客戶端的資料。
在本文中,我們重點介紹了星型拓撲和網狀拓撲的各種特性,以說明它們彼此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