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根和胚芽的區別


引言

植物的種子是參與新植物生長最重要的結構之一。植物的萌發取決於種子在土壤中成功萌芽。受精卵進行有絲分裂形成胚胎,在合適的條件下,胚胎有可能長成完整的植物。典型的種子由三個部分組成——種皮、胚和胚乳。在合適的條件下,胚具有發育成完整植物的潛力。成熟種子的內部結構通常包括三個部分——胚根、胚芽和食物儲備(即子葉)。讓我們更詳細地探討胚根和胚芽的特性和功能。

胚根

胚根是種子胚胎的一部分,最終會發育成植物的**根系**。它是植物中首先出現在植物胚胎中的結構。這個初始根的尖端被一些鬆散排列的細胞覆蓋,這些細胞形成根冠。

在合適的條件下,幼苗會產生一株新的植物。胚根是正向地性的結構,它會生長到地下。根據種子是雙子葉植物還是單子葉植物,胚根可以發育成主根系統,其中側根從主根生長;或者,它可以分別發育成鬚根系。

胚根的特徵

  • 胚根是**下胚軸**的基部尖端,即子葉或種子葉下方的結構

  • 胚根是從發芽種子中出現的第一個結構

  • **根冠**覆蓋著胚根的尖端,它保護著雛形胚根和成熟根免受環境壓力的影響,因為胚根正在穿過土壤。

  • 胚根主要含有分生組織,有助於根的分裂和生長

  • 它是一個**正向地性**結構,它會響應重力而向地面生長

  • 胚根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正向向水性**,即根部朝著水分梯度方向生長的趨勢

  • 胚根是**負向向光性**的

胚根的功能

胚根從種子中稱為珠孔或種子孔的結構中出現,這允許水進入種子。胚根的出現對於胚胎葉(即子葉)的生長和發育至關重要。當植物獲得充足的營養和水分時,胚根和下胚軸會伸長。這就是導致種子萌發的原因,即胚根的出現或種子的發芽。一旦種子發芽成幼苗,幼苗通常會被移植到更大的田地裡。

胚芽

胚芽是胚胎的初始芽,形成於胚軸的上胚軸上方。一旦植物發芽,胚芽就會由於胚軸的延伸而成為植物的芽。

胚芽的特徵

  • 胚芽是上胚軸的尖端,它是子葉上方的結構

  • 胚芽是繼胚根之後從發芽種子中出現的第二個結構

  • 胚芽由葉原基和分生組織組成

  • 胚芽最終發育成植物的芽,它長出進行光合作用的成熟葉片

  • 胚芽是**負向地性**結構,它在地面上生長

  • 胚芽對水分梯度的存在是中性的

  • 此外,幼苗的芽是**正向向光性**的,因為它會朝著陽光生長。這對於讓幼苗進行光合作用至關重要。

胚芽的功能

種子發芽後,胚芽會發育成植物的莖。它還長出最初的葉原基,形成植物的葉子。正如預期的那樣,胚芽是最終生長成植物光合作用部分的初始結構。它為植物合成葡萄糖,並有助於促進幼苗生長為成熟的、完全長成的植物。

胚根和胚芽的相似之處

儘管它們最終會發育成不同的結構,但胚根和胚芽也有一些相似之處:

  • 兩者都是種子的胚胎結構,是植物完整發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 它們主要由分生組織組成。

  • 兩種結構都與子葉相連,它們的生長取決於外部和內部因素。

胚根和胚芽的區別

胚根 胚芽
胚根是植物的胚胎根 胚芽是植物的胚胎芽
胚根是幼苗中首先出現的部位 胚芽在胚根之後出現
胚根出現在下胚軸的尖端 胚芽出現在上胚軸的尖端
胚根向地面生長,即表現出正向地性 胚芽在地面上生長,即表現出負向地性
胚根是正向向水性的 芽在向水性方面是中性的
胚根終止於下胚軸 胚芽終止於上胚軸

結論

  • 胚根和胚芽是發育植物的雛形根和芽,存在於種子內的胚胎中

  • 胚根存在於胚軸的底部,從珠孔出現並生長以形成植物的根系

  • 胚根的功能是為發育中的幼苗提供營養和充足的水分,以便它可以長成完全成熟的植物

  • 胚根表現出正向地性和向水性以及負向向光性

  • 胚芽存在於胚軸的尖端,在胚根之後出現併發育成芽系統

  • 芽表現出正向向光性和負向地性

常見問題

問1.地上萌發和地下萌發是什麼意思?

答:當種子的子葉從地面出現並獲得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時,稱為地上萌發。當子葉留在土壤下時,稱為地下萌發。

問2.單子葉植物的胚根和胚芽與雙子葉植物有什麼區別?

答:在單子葉植物中,胚根被一種稱為胚芽鞘的鞘覆蓋,而芽則被一種稱為芽鞘的鞘覆蓋。

問3.促進種子萌發的一些激素有哪些?

答:已知赤黴素、細胞分裂素和乙烯等激素會促進胚根從種子中出現。

問4.哪些激素參與打破種子的休眠狀態?

答:脫落酸 (ABA) 參與維持種子的休眠狀態,限制其萌發。

更新於:2022年11月30日

871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