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太網和區域網的區別


區域網 (LAN) 是一個侷限於特定地理區域的計算機網路。另一方面,乙太網是一種用於有線區域網的區域網網路標準。閱讀本文,瞭解更多關於乙太網和區域網的功能以及它們之間區別的資訊。

什麼是乙太網?

乙太網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區域網標準。乙太網指的是在區域網 (LAN) 中使用的網路技術和系統,用於連線單個物理空間內的計算機。它根據 IEEE 802.3 標準定義。它非常易於理解、實現和維護,並且成本低廉。它通常使用匯流排拓撲,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拓撲。它是 OSI 模型的物理層和資料鏈路層的一部分。

乙太網通訊系統將資料流劃分為資料包,稱為幀。幀包含有關源地址和目標地址的資訊,以及用於檢測資料錯誤和重傳請求的系統。

千兆乙太網 (GbE) 是一種用於乙太網幀傳輸的技術,其中 Gb 表示以十億位元每秒為單位的資料傳輸速率。GbE 資料以捆綁單元的形式傳送,即使一個幀或資料包的到達延遲,也能確保大多數資料被交付。因此,儘管傳送和接收計算機處理少量資料延遲,但並非所有資料都被阻塞。

乙太網是一套主要用於區域網的技術和協議。它於 20 世紀 80 年代由 IEEE 802.3 標準首次標準化。IEEE 802.3 定義了有線乙太網網路的資料鏈路層的物理層和介質訪問控制 (MAC) 子層。乙太網分為兩類:經典乙太網和交換式乙太網。

  • **經典乙太網**是乙太網的原始形式,提供 3 到 10 Mbps 的資料速率。這些變體通常被稱為 10BASE-X。這裡,10 是最大吞吐量,即 10 Mbps,BASE 表示使用基帶傳輸,而 X 是所用介質的型別。在目前的通訊場景中,大多數經典乙太網變體已過時。

  • **交換式乙太網**使用交換機連線到區域網中的站。它取代了經典乙太網中使用的中繼器,並允許充分利用頻寬。

IEEE 802.3 常用版本

IEEE 802.3 協議有多個版本。最常用的版本包括:

  • **IEEE 802.3** – 這是為 10BASE-5 制定的原始標準。它使用粗同軸電纜,可以透過鑽入電纜的核心來連線。

  • **IEEE 802.3a** – 這是為細同軸電纜 (10BASE-2) 制定的標準,它是一種更細的變體,其中同軸電纜段透過 BNC 聯結器連線。

  • **IEEE 802.3i** – 這是為雙絞線 (10BASET) 制定的標準,它使用非遮蔽雙絞線 (UTP) 銅線作為物理層介質。IEEE 802.3u 為 100BASE-TX、100BASE-T4 和 100BASE-FX 提供了進一步的變體。

  • **IEEE 802.3z** – 這是為光纖乙太網 (10BASE-F) 制定的標準,它使用光纖電纜作為傳輸介質。

什麼是區域網?

區域網 (LAN) 是一個侷限於特定地理區域的計算機網路。交換機或交換機堆疊使用 TCP/IP 協議的專用定址機制連線一組計算機和裝置。

專用地址與本地網路上其他機器的地址不同。路由器用於將區域網邊緣連線到更廣泛的廣域網。

由於連線的計算機數量有限,資料以高速率傳輸。根據定義,連線必須高速,並且硬體必須相當便宜(例如集線器、網路介面卡和乙太網電纜)。

區域網是私有的,並且跨越較小的地理區域(限制在幾公里內)。它可用於各種環境,包括辦公室、住宅、醫院和學校。區域網的設定和管理很簡單。

雙絞線和同軸電纜用作區域網通訊介質。由於它僅跨越有限的距離,因此誤差和噪聲被降至最低。

早期區域網的資料速度範圍為 4 到 16 Mbps。今天的速率通常為每秒 100 或 1000 兆位元。在區域網中,傳播延遲相對較短。較大的區域網可以容納數千臺計算機,而較小的區域網可能僅使用兩臺計算機。

區域網通常使用有線連線;但是,也可以使用無線連線。區域網的容錯能力更高,網路擁塞更少。

乙太網和區域網的比較

下表突出顯示了乙太網和區域網之間的一些重要區別。

關鍵乙太網區域網
定義乙太網代表流行的分組交換區域網。區域網代表區域網。
拓撲乙太網使用匯流排和星型拓撲。區域網使用匯流排、星型和環型拓撲。
控制乙太網控制是分散的。區域網控制是集中的。
傳輸介質乙太網使用導向傳輸介質。區域網使用導向和非導向傳輸介質。
可靠性乙太網可靠性低。區域網可靠性高。
傳輸乙太網在傳輸過程中會出現限制。區域網在傳輸過程中沒有限制問題。

結論

在本文中,我們重點介紹了局域網和乙太網之間的主要區別。區域網是侷限於特定地理區域的計算機網路,而乙太網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區域網標準,廣泛用於連線單個物理空間內的計算機。

更新於:2022年7月27日

6000+ 次檢視

啟動你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