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層架構描述學院管理系統?
三層模式架構將資料庫劃分為三個層次,用於在物理資料庫和使用者應用程式之間建立分離。簡單來說,這種架構隱藏了物理儲存的細節,對使用者不可見。
資料庫管理員 (DBA) 負責更改資料庫儲存的結構,而不會影響使用者的檢視。它處理資料、資料之間的關係以及在資料庫上實現的不同訪問方法。資料庫的邏輯設計稱為模式。
此架構包含資料庫管理系統 (DBMS) 的三個層次:
外部級
概念級
內部級
DBMS 的三個層次如下圖所示:
外部檢視
檢視1 - 圖書館使用者
Roll number, Name, Address, Book Number, Date of Issue, Date of Return
檢視2 - 財務室
Roll Number, Name, Fees
概念檢視
檢視1和檢視2的概念檢視:
欄位名稱 | 資料型別(大小) |
---|---|
學號 | 數字(20) |
姓名 | 字元(20) |
地址 | 可變字元(20) |
書號 | 數字(20) |
借書日期 | 可變字元(20) |
還書日期 | 可變字元(20) |
內部檢視
硬碟上的內部檢視
儲存項 | 長度 |
---|---|
學號 | 型別=位元組(20),偏移量(起始地址)=20 |
姓名 | 型別=位元組(20),偏移量=20 |
地址 | 型別=位元組(20),偏移量=20 |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