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C++ 統計可以表示為相同奇偶性素數之和的數字
給定一個大小為 N 的正整數陣列 Arr[]。目標是統計該陣列中可以表示為相同奇偶性素數之和的元素的數量,也就是說,它們可以表示為相同素數的和。例如:4= 2+2,6=3+3 或 2+2+2
任意兩個奇數或偶數素數之和始終為偶數。除 0 和 2 外,所有偶數都可以表示為相同素數之和。
讓我們用例子來理解。
輸入
Arr[] = { 2, 5, 10, 15, 20, 25 }輸出
Number which satisfy condition : 3
解釋
Numbers as sum of same primes: Arr[0] = 2 X count=0 Arr[1] = 5 : X count=0 Arr[2] = 10 :5+5 count=1 Arr[3] = 15 : X count=1 Arr[4] = 20 : 5+5+5+5 count=2 Arr[5] = 25 : X count=2
輸入
Arr[] = { 0, 2, 4, 11, 13}輸出
Number which satisfy condition : 1
解釋
Numbers as sum of same primes: Arr[0] = 0 : X count=0 Arr[1] = 2 : X count=0 Arr[2] = 4 : 2+2 count=1 Arr[3] = 11 : X count=1 Arr[4] = 13 : X count=1
下面程式中使用的演算法如下
我們取一個長度為 N 的正整數陣列。
函式 sumofparityPrimes(int arr[],int n) 以陣列和 n 作為輸入,並返回可以表示為相同奇偶性素數之和的元素的數量。
將初始變數 count 初始化為 0,用於表示此類數字。
使用 for 迴圈遍歷陣列。
對於每個元素,如果它是偶數 ( arr[i]%2==0 )。
然後檢查它是否既不是 0 也不是 2。如果是,則遞增 count。
在 for 迴圈結束時返回 count 作為結果。
示例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sumofparityPrimes(int arr[],int n){
int count = 0;
for(int i=0;i<n;i++){
if(arr[i]%2==0) //num is even only{
if(arr[i]!=0){
if(arr[i]!=2)
{ count++; } //neither 0 nor 2
}
}
}
return count;
}
int main(){
int Arr[]={ 12, 5 , 15, 8, 100, 40 };
int Length= sizeof(Arr)/sizeof(Arr[0]);
cout <<endl<< "Number which satisfy condition : "<<sumofparityPrimes(Arr,Length);
return 0;
}輸出
如果我們執行以上程式碼,它將生成以下輸出:
Number which satisfy condition : 4
廣告
資料結構
網路
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
作業系統
Java
iOS
HTML
CSS
Android
Python
C 程式設計
C++
C#
MongoDB
MySQL
Javascript
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