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MS 中的審計跟蹤
簡介
審計跟蹤,也稱為事務日誌,是 DBMS(資料庫管理系統)中對資料庫所做所有更改的記錄。它用於跟蹤和監控資料庫活動,識別和解決問題,並確保資料完整性和安全性。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 DBMS 中審計跟蹤的目的和好處,它們的工作原理,並提供其實現和使用的實際示例和 SQL 程式碼示例。
什麼是 DBMS 中的審計跟蹤?
審計跟蹤是對所有資料庫事務(包括插入、更新和刪除)的按時間順序排列的記錄。它捕獲修改資料的舊值和新值,以及元資料,例如負責更改的使用者或應用程式、更改的日期和時間以及更改型別(例如,插入、更新、刪除)。
審計跟蹤可用於跟蹤和監控資料庫活動,識別和解決問題,並確保資料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如果使用者意外地從資料庫中刪除了重要資料,則可以使用審計跟蹤來識別負責的使用者並恢復已刪除的資料。同樣,如果資料以未經授權的方式損壞或修改,則審計跟蹤可以幫助識別原因並採取糾正措施。
審計跟蹤的型別
在資料庫管理系統 (DBMS) 中,審計跟蹤是對資料庫所做更改的記錄。可以使用多種型別的審計跟蹤來跟蹤 DBMS 中的更改。三種主要的審計跟蹤型別是內部、外部和 IRS(美國國稅局)審計跟蹤。
內部審計跟蹤 − 這些審計跟蹤由組織用於跟蹤對其自身資料庫所做的更改。它們通常用於確保資料完整性、檢測和糾正錯誤以及滿足監管要求。
外部審計跟蹤 − 這些審計跟蹤由外部組織或審計師用於審查資料庫中的資料。它們通常用於出於監管或合規目的驗證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IRS 審計跟蹤 − 這些審計跟蹤由美國國稅局 (IRS) 用於跟蹤對稅務記錄所做的更改。它們用於確保稅務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以及檢測和防止稅務欺詐。
示例 − 公司可能會使用內部審計跟蹤來跟蹤對其財務記錄或客戶資料庫所做的更改。
示例 − 外部審計師可能會使用外部審計跟蹤來審查公司的財務記錄,以確保其符合會計準則。
示例 − 美國國稅局可能會使用 IRS 審計跟蹤來跟蹤對個人納稅記錄所做的更改,例如收入或扣除額的更改。
下面提到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審計跟蹤型別及其示例。
基於日誌的審計跟蹤 − 這些審計跟蹤使用日誌檔案來記錄對資料庫所做的更改。日誌檔案包含有關每個更改的資訊,例如更改的時間、進行更改的使用者以及更改型別(例如,插入、更新、刪除)。
基於觸發器的審計跟蹤 − 這些審計跟蹤使用觸發器,觸發器是當特定事件發生時(例如,插入或更新行)啟用的特殊型別的資料庫物件。觸發器可用於在審計表中記錄對資料庫所做的更改。
基於版本的審計跟蹤 − 這些審計跟蹤使用版本控制來跟蹤對資料庫所做的更改。每次對資料庫中的行進行更改時,都會建立一個包含更新資料的新的行版本。保留舊版本的行,允許您檢視對行所做的更改歷史記錄。
影子表 − 這些是用於儲存行副本的表,因為它們在主表中更新。影子表包含行的舊版本和新版本,允許您檢視對行所做的更改歷史記錄。
示例 − 在財務資料庫中,基於日誌的審計跟蹤可能用於跟蹤賬戶餘額或交易的更改。
示例 − 在醫療保健資料庫中,基於觸發器的審計跟蹤可能用於跟蹤對患者記錄所做的更改,例如藥物清單或生命體徵的更改。
示例 − 在專案管理資料庫中,基於版本的審計跟蹤可能用於跟蹤對專案任務所做的更改,例如到期日期或完成狀態的更改。
示例 − 在客戶關係管理 (CRM) 資料庫中,影子表可能用於跟蹤對客戶資料所做的更改,例如聯絡資訊或購買歷史記錄的更改。
SQL 示例
以下是一個使用 SQL 的審計跟蹤示例,它跟蹤對名為“employees”的表所做的更改 −
CREATE TABLE employees_audit ( employee_id INTEGER, action VARCHAR(255), change_time TIMESTAMP, old_data JSON, new_data JSON ); CREATE TRIGGER audit_employee_changes AFTER INSERT OR UPDATE OR DELETE ON employees FOR EACH ROW BEGIN IF (TG_OP = 'DELETE') THEN INSERT INTO employees_audit (employee_id, action, change_time, old_data) VALUES (OLD.id, 'DELETE', NOW(), OLD.*); ELSEIF (TG_OP = 'UPDATE') THEN INSERT INTO employees_audit (employee_id, action, change_time, old_data, new_data) VALUES (OLD.id, 'UPDATE', NOW(), OLD.*, NEW.*); ELSE INSERT INTO employees_audit (employee_id, action, change_time, new_data) VALUES (NEW.id, 'INSERT', NOW(), NEW.*); END IF; END;
此 SQL 程式碼建立一個名為“employees_audit”的審計表和一個名為“audit_employee_changes”的觸發器。每當在“employees”表中插入、更新或刪除行時,都會啟用該觸發器。
啟用觸發器時,它會在“employees_audit”表中插入一個新行,其中包含有關所做更改的資訊。“action”列指定更改的型別(INSERT、UPDATE 或 DELETE),“change_time”列記錄更改的時間,“old_data”和“new_data”列分別包含更改前後的資料。
例如,如果在“employees”表中更新一行,則觸發器將在“employees_audit”表中插入一個新行,其中包含操作“UPDATE”、當前時間、更新前行的舊資料以及更新後行的新的資料。這使您能夠跟蹤一段時間內對“employees”表所做的更改。
DBMS 中審計跟蹤的好處
在 DBMS 中實施審計跟蹤有幾個好處 −
資料完整性和安全性 − 審計跟蹤透過跟蹤和監控所有資料庫活動來幫助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這可以幫助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修改或刪除資料,以及檢測和糾正錯誤或損壞。
合規性 − 許多行業和組織對資料管理有嚴格的規定和合規性要求,例如歐盟的 GDPR(通用資料保護條例)或美國的 HIPAA(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審計跟蹤可以幫助組織透過提供所有資料庫活動的記錄並確保以安全和合規的方式處理資料來滿足這些要求。
故障排除和問題解決 − 審計跟蹤可用於識別和解決資料庫問題,例如錯誤、損壞或未經授權的訪問。它們還可以透過提供導致問題的更改記錄來幫助解決問題,從而採取糾正措施。
審計和取證分析 − 審計跟蹤可用於審計和取證分析,以調查潛在的安全漏洞或欺詐活動。它們提供了所有資料庫活動的詳細記錄,可用於識別和跟蹤可疑活動。
結論
總之,審計跟蹤是 DBMS 中對資料庫所做更改的記錄。它用於確保資料完整性、檢測和糾正錯誤以及滿足監管要求。可以使用多種型別的審計跟蹤,包括基於日誌的、基於觸發器的、基於版本的和影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