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技術與生物資訊學
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是一門涉及應用不同方法來識別或量化物質、識別給定樣品混合物中的成分以及確定化學化合物結構的科學。
從原材料開始到最終藥物製劑,都需要對特定物質進行分析。即使在製劑完成後,也需要分析活性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因此,分析成為製藥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析技術分類
分析技術主要分為兩種型別。它們是 -
經典或非儀器方法
儀器分析方法
經典分析
經典分析方法通常是一種非複雜的方法,因為它僅使用校準的玻璃器皿、試管、燒杯、漏斗等。分析化學中的經典分析基本上涉及兩種型別的分析。
定性分析:它有助於確定物質的質量和給定樣品中不同成分的存在。它有助於識別物質。這種型別的分析確定的主要因素是比重、粘度、旋光性、吸光度、粒度、熔點和沸點、折射率等。
定量分析:它是確定給定樣品中存在的物質數量。它確定活性藥物成分的百分比含量。根據可用於分析的樣品大小,此分析再次分類為 -
宏觀分析 – 樣品尺寸大於 0.1 克。
半微量或介觀分析 - 樣品尺寸在 0.01-0.1 克之間。
微量分析 – 樣品尺寸重量在 0.001-0.01 克之間。
超微量分析 – 樣品尺寸可能是微克,最多 0.0001。
定量分析進一步細分為 2 類,
重量分析:這種型別的定量分析提供有關分析物的質量測量和質量變化的資訊。
容量分析或滴定法:此處滴定過程涉及將具有已知濃度和測量體積的溶液(稱為滴定劑)引入另一種溶液(稱為滴定物(分析物))中。此處,等當點或化學計量點確定已新增的滴定劑的量以與分析物完全反應,並且透過顏色的變化觀察到這一點。滴定法又分為 3 種類型。它們是酸鹼滴定法、絡合滴定法和氧化還原滴定法。
經典分析的侷限性
這種分析有一些侷限性,因為它們的靈敏度非常低,其物質分析無法超過 0.1 克的樣品尺寸,並且透過這種技術難以分析給定的更稀釋的樣品。
容量分析的另一個侷限性是,我們無法獲得要滴定的深色樣品的終點顏色指示。
因此,為了克服這些侷限性,科學家開發了基於某些物理性質的不同儀器。這種分析稱為儀器分析。
儀器分析方法
此方法需要複雜的儀器以及正常的經典分析裝置。此方法主要確定樣品的物理性質的測量,例如輻射的吸收(如在光譜法中)和電導率。
儀器分析比經典分析具有許多優勢,如下所示
更好更快
即使以影像形式提供更多資料
提供小型化(減少樣品尺寸)
這裡有更好的資料處理方法可用,例如化學計量學。
儀器方法分為 4 個不同的分析組。
電分析:用於查詢溶液混合物中溶質的濃度。這是一種非常靈敏的技術。這裡測量溶液的電效能。這些方法進一步分為以下類別。
安培法
電導法
電位法
庫侖法
伏安法
電重量分析法
光譜分析:這種分析方法使用一種儀器,當樣品與輻射相互作用時,可以測量樣品吸收、發射或散射的電磁輻射量。不同的方法包含在此分析中。
原子吸收光譜法
紫外可見光譜法
紅外光譜法
火焰發射光譜法
原子發射光譜法
濁度法
比濁法
色譜法 – 此技術用於分離給定樣品混合物中的成分,其依據是每種成分在兩個相(即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分佈的相對能力。一些色譜技術是 -
紙色譜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
薄層色譜法。
其他技術
此技術包括放射免疫測定 (RIA) 和酶聯免疫吸附測定 (ELISA)。
什麼是生物資訊學?
生物資訊學是研究利用計算方法組織和分析生物資料的科學,包括基因、基因組、蛋白質、細胞、生態系統、機器人、人工智慧等。它是生物學和計算機科學之間的介面。
生物資訊學家是經常接受過生物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培訓的科學家。這些人開發方法和軟體工具來程式設計計算機並挖掘生物資料。
生物資訊學的重要性
生物資訊學是一項強大的技術,我們可以在生命科學中管理和分析大資料。
生物資訊學是一種方法論方法,它生成新的假設,發現新的模式和新的功能元素。
幫助我們瞭解不同物種(如小鼠和人類等)之間基因的相似性。
它推斷複雜生物系統元件之間的關係。
測序技術還使我們能夠找到不同人群之間 DNA 的差異。這有助於瞭解人類疾病。這裡涉及的研究稱為 GWAS(全基因組關聯研究)。
對癌症的診斷和治療很重要。
識別導致疾病的基因突變。
利用生物資訊學,我們可以在計算機中獲得包含生物學知識、序列資訊和結構資訊的虛擬細胞模擬。
結論
分析化學涉及有助於確定樣品混合物化學成分的方法或技術。這些分析方法分為經典或非儀器分析和儀器分析。這兩種型別的分析方法進一步分為不同的技術。生物資訊學是生物學和資料的融合。在這裡,我們可以利用資訊科技處理生物資料,這通常由生物資訊學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