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IPv4 地址表示法和地址層次結構?
網際網路協議版本 4 (IPv4) 被稱為網際網路協議開發中的第四個版本。它的地址是一個 32 位地址,它唯一地定義了連線,這意味著這裡的每個地址都定義了一個且僅一個到網際網路的連線。
如果一個裝置透過兩個網路有兩個到網際網路的連線,那麼我們稱它有兩個 IPv4 地址。
IPv4 地址在某種意義上是通用的,因為任何想要連線到網際網路的主機都必須接受該定址系統。
Ipv4 地址表示法
有三種表示 IPv4 地址的表示法,如下所示:
- 二進位制表示法(以 2 為基數)
- 點分十進位制表示法(以 256 為基數)
- 十六進位制表示法(以 16 為基數)
下面以圖表方式展示了三種表示 IPv4 地址的表示法:
二進位制表示法
在這裡,IPv4 地址顯示為 32 位。為了使地址更易讀,在位元組(8 位)之間插入一個或多個空格。
點分十進位制表示法
在這裡,IPv4 地址以十進位制形式編寫,用小數點分隔位元組。點分十進位制表示法中的每個數字都在 0 到 255 之間。
十六進位制表示法
每個十六進位制數字相當於四位。這意味著一個 32 位地址有 8 個十六進位制數字。此表示法通常用於網路程式設計。
IPv4 定址中的層次結構
涉及交付的不同型別的通訊網路,其定址系統是分層的。
32 位 IPv4 地址採用分層形式,但僅分為兩部分,如下所示:
地址的第一部分稱為字首,它定義網路(網路 ID)。
地址的第二部分稱為字尾,它定義節點(主機 ID)。
通常,字首長度為 n 位,字尾長度為 (32-n) 位。
字首可以是固定長度或可變長度。
IPv4 中的網路識別符號最初被設計為固定長度的字首。此方案稱為有類定址。
新的方案稱為無類定址,它使用可變長度網路字首。
IPv4 定址的類別
IPv4 定址技術主要有兩大類。它們如下所示:
有類定址
無類定址
廣告